國學《論語別裁》讀后感400字
國學,是一個國家的經(jīng)典,一個國家的經(jīng)典,不應該只有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文化上也應該有著自己獨特的作品。每一個國學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值得學習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學《論語別裁》讀后感400字,歡迎大家閱讀!
隨著國學熱潮的洶涌而至,我也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國學積淀和文化素養(yǎng),讓自己更充實起來。閱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書,我從中讀出了先生的謙虛和虛懷若谷,把學問做透的執(zhí)著態(tài)度。特別是讀完先生對《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讀,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鄉(xiāng)明》、《兼收并蓄見仁心》等篇章對“仁”的闡釋和講解,讓我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仁”的認識,更堅定了“仁在心,學做人”的信念。
聆聽圣人啟迪,提升綜合素養(yǎng)。通過學習閱讀,從先賢圣人那里學習做人之道,以“恭、寬、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則不侮;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tài)善待他人,以寬容和美匯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力爭做到誠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銳、敏捷的態(tài)度抓住機遇,能以敏銳的應變能力力爭敏則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發(fā)揮精神感染力。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我都將以“仁”為追求人生向善的動態(tài)的進取過程,進行自覺地地“仁道”選擇。最終,以良好的品性為保障,以過硬的本領為支撐,以遠大的理想追求為航標,以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為自覺,以恒久的“仁心”勤踐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溫暖世人,溫暖世道!
讀后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