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說話的經(jīng)典故事
有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于是把柴擔到秀才前面。
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柴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于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nèi)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頭卻是濕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的吧。)”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于是擔著柴就走了。
管理者平時最好用簡單的語言、易懂的言詞來傳達訊息,而且對于說話的對象、時機要有所掌握,有時過分的修飾反而達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wǎng)
- 適合職場講的勵志故事
- 有一個叫史蒂文斯的中年男人在一家公司里當程序員,他已經(jīng)在這家軟件公司里干了8年。
- 03-17 關(guān)注:0
- 在職場說話的經(jīng)典故事
- 有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于是把柴
- 03-17 關(guān)注:0
- 職場勵志短篇故事
-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 03-17 關(guān)注:0
- 職場新人聽的小故事
- 初入職場,別妄想一步登天。別因為你是名牌大學,就嫌崗位低端;別因為你是海歸,就瞧不起小項目;別自恃才識過人
- 03-14 關(guān)注:7
- 學會與別人合作
-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 03-14 關(guān)注:5
- 熱愛自己的工作
- 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閑地坐在一棵大樹下面,一邊乘涼,一邊編織著草帽,編完的草帽他會放在身前一字排開,供游客們挑選購買。
- 03-14 關(guān)注:5
- 生活強者
- 有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過兩次慘痛的意外事故。
- 03-14 關(guān)注:6
- 做一個努力的人
- 有一次,在我參加的一個晚會上,主持人問一個小男孩:你長大以后要做什么樣的人?孩子看看我們這些企業(yè)家,然后說:做企業(yè)家。
- 03-14 關(guān)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