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引發(fā)的品牌保衛(wèi)戰(zhàn)
外資早對中國企業(yè)虎視眈眈,只不過由于目前政策禁止將上市公司的國有股轉讓給外資,因此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介入,更多的是走"迂回路線"。對于一些質(zhì)地良好的非上市公司,外資則早已祭起了收購的大旗,娃哈哈和樂百氏實際上就是法國達能麾下重要的兩顆棋子。
面對失蹤的奶酪,企業(yè)應對并購,首先要做大做強自己的產(chǎn)業(yè),這是合作的首要條件。作為同與達能合資的杭州娃哈哈集團,就做得比較成功。娃哈哈比樂百氏早幾年搶占了廣闊的農(nóng)村市場,并牢牢占據(jù)家門口的浙江市場,銷售額占了總銷售額的10%以上;1998年推出非常可樂,并成為主要的利潤源。當時樂百氏也考慮上碳酸飲料,叫"今日可樂",但最后放棄了,錯失發(fā)展良機。作為資本方的法國達能,應該說并未有意識地厚此而薄彼。曾與娃哈哈平分秋色的樂百氏因資金困頓而收縮拳腳,合資談判自然失去了重量級籌碼,不得已在資本控制權上一讓再讓?讫埖倪@一變化則用了僅僅四天。
其次,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品牌。對于兩者先后與達能合資卻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入選2001年度中國經(jīng)營大師的娃哈哈總經(jīng)理宗慶后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1996年娃哈哈與達能合資中的"三個堅持",即一是堅持合資不合品牌,且合資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必須有償付費;二是堅持"娃哈哈"全權經(jīng)營;三是堅持凡合資企業(yè)中無論在職或退休員工不丟棄一人。宗慶后對外資的態(tài)度是:"在外來資本的肥沃土壤上,長中國品牌的大樹。"他認為,在國際經(jīng)濟大融合的今天,尤其對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的企業(yè)來說,放棄外來資本無異于放棄發(fā)展機遇。但如何與外來資本聯(lián)姻卻越來越需要高超的技巧。娃哈哈的做法是:合資方式、資本構成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制衡;對投資者負責,讓股東有好的回報,最終實現(xiàn)雙贏。的確如此。
樂百氏原總裁何伯權面對失去的奶酪感慨:"這是中國加入WTO之后我上的第一課。"當然這也是給所有企業(yè)經(jīng)營者們上的絕好的一課,每一個企業(yè)經(jīng)營者都應對此自問:"誰動了我的奶酪?如何尋找新的奶酪?"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wǎng)
- 登山與管理看似不相關 卻在不斷重合
-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 01-18 關注:167
- 汪中求:從時間管理到精細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 01-18 關注:207
- 郭鄭慧分享新生代員工管理要點
- 在環(huán)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jīng)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郭鄭
- 01-18 關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義樣本:以和為貴
-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nèi)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jīng)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 01-18 關注:168
- 管理神話被打破 首當其沖是迅速降低維護成本
- 許多工廠仍然盛傳著一些有關維護管理的神話。雖然通常大家都知道神話不是真實的,但由于其立意四平八穩(wěn),或者內(nèi)容簡單易懂,人們也就接
- 01-18 關注: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