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財經消息,在2月15日的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上,復星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就企業(yè)發(fā)展、投資策略等話題進行了闡述。談及全球競爭時,郭廣昌表示,">
編者按:
據新浪財經消息,在2月15日的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上,復星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就企業(yè)發(fā)展、投資策略等話題進行了闡述。談及全球競爭時,郭廣昌表示,企業(yè)在“出海”戰(zhàn)略上不要抱著厚此薄彼的心態(tài),而應尋求共贏,這是大國心態(tài),也是企業(yè)家應該具備的心態(tài)。
以下為郭廣昌演講實錄:
大家都很累了,在這時候還占用大家的時候我覺得臉皮還是蠻厚的,今天講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錢教授講的教育的問題,大家請舉手有多少是同意虎媽的教育問題?我看大多數是同意“虎媽”的教育問題,中國就是這樣連電視也不許看,這是很奇怪的看,但是我真正擔心的是到底采用那種教育,其實我和我夫人討論的時候最擔心的是如果把中國式教育丟掉了,然后美國式教育又沒學會。
用大國心態(tài)做企業(yè)
其實中國的近代史,我們那么糾結、那么急、那么躁,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樣,我們不斷丟掉東西,然后去揀東西,所以也回到錢(穎一)教授講的,怎么樣讓我們大家這樣,什么叫大國心態(tài),就是淡定一點,包括我們的企業(yè)家、政府官員,我們這幾年講的最多一個詞,就是“寬容、理性、建設性”等等,當然這些都不是我的長項,所以我想到這些東西就要跟大家做一個匯報,以前我們的先輩們的確有自己的先進性,像我們這樣的大國被日本這樣的小國打敗以后,就很急,就到處找藥方,然后誰都覺得我的藥方比你的好,覺得我的藥方比你的好就要把你的權利消滅掉,甚至里你的身體消滅掉等等。
企業(yè)界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市場經濟也好,我們的管理、各方面來說不都是還在學習嗎?但是我們這種學習里面的批判精神有多強啊?多元化是一定要死的,等等一大堆事情,貼一個標簽,我說這些不是一種純粹批判的方式,有這種批判精神是一種很好的角度,當然我們30年走過來大家的的確確成熟了,包括企業(yè)界也越來越淡定了,大家越來越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了,當然今天這些不是我想說的,我這里認認真真跟大家匯報,我自己做為一個企業(yè),作為復星這樣一個企業(yè)想做什么,后面想做什么。
為什么一定要在這里說呢?因為前十年我來亞布力兩次,一次是業(yè)界大家談論比較多的,就是跟王石同志的對話,其實我企業(yè)經營上最感謝的就是王石,因為他最真實地戳到我的痛處,那天我買了最貴的一瓶酒,然后就跟他談,我理解的復星要怎么做,為什么同時做幾個企業(yè)是能夠做好了,跟他討論。在討論到最后,因為我不是一位很善于辯論的人,我認為專業(yè)化和多元化是可以整合在一恰的,他就急了,我說復星請一個王石不就可以了,當然請王石這樣人是不容易的等等。
從運營者到投資者
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當做一個產業(yè)的時候,你是一個產業(yè)的運營者,在做產業(yè)運營者,但同時做產業(yè)時候,你不是一個產業(yè)運營者,是一個投資者。如果僅僅站在產業(yè)運營者的角度思考是不對的,不是做一個產業(yè)是對的,其是做產業(yè)的對,其實在這個時候你要非常清楚,同時要做好三個產業(yè)都是郭廣昌去做,肯定是做不好的。
做三個產業(yè),從你的角度是一個投資者,你要站在一個投資的角度去怎么管,和站在一個產業(yè)運營者的角度去怎么管,其實是兩種模式、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是能成功的,關鍵是你要配置不同的資源。沒有一條路是對的,沒有一條路是錯的,當然每一路都有一定的方法。經過這么多年,想做一個多產業(yè)的公司其實就是一個投資性公司,當然不是只做投資不做管理,可以是非常豐富的,同樣作為投資性公司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關鍵是找到你自己的一條道路,復星要找到自己的道路。
第一是投資機會的選擇,什么時候選擇做什么樣的投資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投資之后你如何管理,你能不能通過管理創(chuàng)造價值,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管。第三你有沒有足夠的資金的,你的錢從哪里來,你錢的來源和你前面什么時候做投資、投資者的管理是一個鏈條,而這個鏈條里面的核心是人,你有什么樣的來做這些決策,所以做一個投資型公司就是這三個點。最后我覺得很多人說你做這個,又做那個,又做房地產,又做醫(yī)藥,你們非常不專業(yè),我們力圖于讓自己專業(yè),就是做專業(yè)的投資者。這是我復星在積累這種能力。
全球策略:從競爭到共贏
走到今天我們又要后十年發(fā)展的時候,我們怎么進步、怎么進一步提高,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前十年我來了兩次,最近半年我已經來了兩次,這里的業(yè)主是我們的毛總,管理方是法國地中海俱樂部,我們是他的第一大股東,為什么會投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我也跟大家匯報一下我自己的思考:
我感覺前面講的第一點,作為一個綜合類公司,或者是投資類集團的話,今年的年會復星的定位要清清楚楚,不要含含胡胡,不要半遮半掩的,復星集團的定位就是投資集團,復星集團投資什么,我們所有的投資就投中國動力,我們要感謝這個國家,要感謝中國30年的快速發(fā)展,我們的發(fā)展要依賴于中國的發(fā)展。
說這個的時候,是不是跟我投法國地中海俱樂部是矛盾的?不是的。我覺得在投資中國動力的時候,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M馐且环N競爭關系,為什么不是一種共贏關系,我們不可能把中國動力和全球的資源嫁接起來,我們?yōu)槭裁匆毓、買一些別人丟掉的東西,我們?yōu)槭裁床荒芨澜缱詈玫馁Y源、網絡對接起來,為什么不把中國的技術等等去跟他們配合呢?在這個形勢下,復星要打造一個平臺,所以我覺得這種形式非常適合中國度假,當時他的股價也是被低估的,所以我們是可以把中國動力給他帶進去了,所以這是我們的第一個選擇。
然后投資比例的話我覺得不宜太高,也不不宜太低,一個合適的。所以我覺得10%左右也是他管理層所歡迎的,單個來說也是第一大股東,所以我們做了這個投資。從投什么角度來說,我們當然還會繼續(xù)投中國的很多產業(yè),復星未來十年最重要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打造一個平臺,把中國發(fā)展的動力和全世界很好的資源進行結合,我們投資之后股價漲了5%-10%左右,所有人都說我們很好,他們的管理層到現在為止給我介紹了大概10個項目了。
市場經濟不要有掠奪式發(fā)展
所以我覺得任何的發(fā)展,市場經濟不一定是我多了你就少了,如果這樣就完蛋了。市場經濟我覺得跟前面的講的大國心態(tài)是可以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發(fā)展到現在像先輩王石那樣就是可以的,這時候我們可以淡定地想一想,和全球結合的話我一定要多一點,你一定要少一點,我們也不一定要掠奪式的發(fā)展。
以前我是比較糾結的,我是不大愿意去管別人的錢,因為我覺得管別人的錢也花了百分之百的心思,但是我拿的比例是低的,我自己的錢已經很累了,所以我一直很排斥管別人的錢,但是最近我打開了這個思路,還是要去管別人的錢,所以我們目前的募集也很順利。為什么想通呢,其實講到底你要有一個平臺要管好,然后有這么多機會去做,至于你個人拿多少已經蠻好了,如果自己的錢夠先就自己的錢頭,如果不夠打造一個平臺,讓更多優(yōu)秀的人在這個平臺上做事,所以最近在復星就兩種人,一個是海歸,一個是國內自己培養(yǎng)的。
第三,我覺得怎么樣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這個是我非常堅持的。你認為的一個投資,下面報來一個項目,憑什么這個項目是你做的,憑什么這個項目是復星做的? 如果你回答不了就不要去投資。我的任何一個投資,這個企業(yè)是我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我不是他的股份購買者,如果在市場我就是這個企業(yè)股份的購買者,我作為他的一部分,我很愿意能夠為他做什么,而不是代替他,而是能幫他做什么。
所以,包括幫他拉生意什么都好,主要是你給他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所以未來這些思考和我們想做的方向要打造的那個平臺也是連在一起的,我是一個讀哲學的人,我的觀點是大家都認為的事情,我會想一想真的對嗎,如果大家都覺得不對,或者是基本不對的事情,我一定會想一想真的不對嗎?但最要不得的就是把對的丟掉了,然后把人家自以為對的那部分拿過來又恰恰拿錯了,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前面講的那個平臺也是受我哲學系老師的影響。什么意思呢?怎么能夠創(chuàng)造最大的價值、怎么能夠做一個好的教授,如果這樣講,我到美國一定講中國哲學,哪一天回來到復旦講哲學,我一定會講西方哲學。謝謝!
本文經《中國企業(yè)家》許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