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的讀后感
《聊齋志異》中精彩故事頗多,而《田七郎》則是我最喜歡的篇章之一。
讓我們來品味蒲松齡對該文的小結(jié):
異史氏曰:“一錢不輕受,正一飯不敢忘者也。賢哉母乎!七郎者,憤未盡雪,死猶伸之,抑何其神?使荊卿能爾,則千載無遺恨矣。茍有其人,可以補天網(wǎng)之漏。世道茫茫,恨七郎少也。悲夫!”
所謂“一錢不輕受,正一飯不敢忘者也。賢哉母乎!”是對田七郎母親的高度評價。文中對田母的描寫,寥寥數(shù)語,卻將田母之義躍然紙上,令人肅然起敬。富戶武承休千方百計要結(jié)交獵戶田七郎,但起初遭到了田母的拒絕,因為她不允許田七郎輕易接受別人的恩惠。田母說:“我適睹公子有晦紋,必罹奇禍。聞之: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無故而得重賂,不祥,恐將取死報于子矣。”但當田七郎毆人致死,依仗武承休的幫助才逃脫牢獄之災(zāi)時,她又改變了教育方法,田母慨然曰:“子發(fā)膚受之武公子耳,非老身所得而愛惜者。但祝公子百年無災(zāi)患,即兒福。”教導兒子不可忘卻他人的“一飯之恩”,必須以命相報。
正是因為田母的教導,成就了田七郎舍身取義的壯舉。作為一個女配角,蒲松齡尚且描寫得如此傳神,況主人公乎?
作者對田七郎的死添加了神話色彩,“憤未盡雪,死猶伸之,抑何其神”,是說田七郎誅殺貪官未果,遭役卒殺害,身首異處后,神奇般的站起,最終挺劍刺殺了貪官,報了武承休的知遇之恩。情節(jié)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絕,大呼過癮。“七郎尸棄原野月余,禽犬環(huán)守之”,更是講故事的神奇推向了高潮,“環(huán)守之”三個字,其實是在表彰忠義,也滲透著作者對田七郎殞命的惋惜,同時也蘊含了作者宣揚善有善報的思想,讀到此處,似乎田七郎人是死了,但神還留著。
“世道茫茫,恨七郎少也。悲夫!”這是作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控訴,蒲松齡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借助于筆下的英雄形象去掃蕩現(xiàn)實生活中的貪官污吏,的確可悲!這最后一句真的叫人蕩氣回腸,如果你用心去讀,一定能體會到蒲松齡當時的心境,如果聯(lián)系目前的社會的種種不公,或許你的感悟會更多些,你也會更喜歡田七郎這個藝術(shù)形象,當然也會更為蒲松齡犀利的文筆所折服。
作者:大學生新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wǎng)
- 三年級作文讀后感
- 1947年初秋。戰(zhàn)斗開始以前郝副營長正在看著一本書。他憧憬著書中的一切,并想讓以后的孩子也過上這生活。
- 11-11 關(guān)注:0
- 聊齋志異的讀后感
- 《聊齋志異》中精彩故事頗多,而《田七郎》則是我最喜歡的篇章之一。
- 11-11 關(guān)注:0
- 戰(zhàn)馬的讀后感
- 前幾天,我閱讀了英國作家莫波格寫的少兒文學作品《戰(zhàn)馬》,為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guān)于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所感動。
- 11-11 關(guān)注:0
- 二年級讀后感50字
- 讀完《今天我是升旗手》后,我最喜歡肖曉了,他心地善良,有一種軍人的素質(zhì)。
- 11-11 關(guān)注:0
- 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
- 寒假期間,天下著雪,我只能呆在家了。因為在家悶得慌,無意間就發(fā)現(xiàn)《三國演義》這種長篇小說。
- 11-11 關(guān)注:0
- 居里夫人讀后感300字
-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边@是但丁的一句名言。讀完《居里夫人自傳》后,我忽然明白,尊師就是一種美德。
- 11-11 關(guān)注:0
- 昆蟲記讀后感三百字
-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 11-11 關(guān)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