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寒假社會實踐】——盤扣織錦:繪就非遺畫卷
在日照的文化脈絡中,劉氏盤扣作為一項獨特的傳統技藝,正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它不僅是服飾上的點睛之筆,更是歷史與文化的生動載體。為了響應山東促優(yōu)質文化資源進校園政策,推動文化教育融合發(fā)展,增強曲園學子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感。2025年1月17日,"盤龍扣鳳,蓮韻非遺"實踐隊在日照五蓮縣的劉氏盤扣非遺工坊開展了以劉氏盤扣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圖一為團隊成員與孫明秀師傅的合照 黃思宇攝
在建黨一百周年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日照劉氏盤扣憑借一款獨具匠心的旗袍盤扣設計,走進大眾視野,成為傳統工藝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引發(fā)廣泛關注。
圖二為為紀念建黨一百周年而設計旗袍盤扣 孫明秀師傅供圖
日照劉氏盤扣作為當地的傳統手工技藝,歷經劉氏家族數代傳承,技法精湛,風格獨特。此次為獻禮建黨百年設計的旗袍盤扣,更是凝聚了傳承人的心血與創(chuàng)意。從構思到成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飽含深意。
圖三為團隊成員在看孫明秀師傅制作盤扣 黃思宇攝
這件紀念建黨一百周年的旗袍盤扣是由孫明秀師傅從計劃到設計花了半年多時間制作而成。從時間上呢,孫明秀師傅想把盤扣的發(fā)展史再現出來,先把所有盤扣種類都做好,再按照盤扣發(fā)展史從古到今排好,從最開始的棉麻直鼻扣,到雙圓扣、琵琶扣,再到后來的雙色花扣、夾心花扣;從最開始的一字扣,到各種形態(tài)的花鳥魚蟲,都放在這件旗袍上了。從地域方面來說,旗袍下擺是日月同天的設計,意思是所有人都在一片藍天下,是命運共同體;山東是儒家文化發(fā)源地,所以把仁義禮智信也當成設計靈感,做了相應盤扣;再小一點說,日照市的口號是日出東方初光先照,孫明秀師傅就設計了一朵象征日照市的浪花;孫明秀師傅所在的五蓮縣呢,就用五朵蓮花代表。
圖四為孫明秀師傅向團隊成員介紹盤扣 黃思宇攝
日照劉氏盤扣以建黨一百周年為契機,通過這款獨特的旗袍盤扣設計,成功地將傳統手工技藝與時代主題緊密相連。不僅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開辟了新路徑,也為慶祝建黨百年獻上了一份飽含深情的獨特禮物,讓更多人領略到傳統工藝在新時代的無限魅力與活力。
圖五為精美的盤扣制品 梁麗云攝
相信在未來,日照劉氏盤扣將繼續(xù)秉持創(chuàng)新精神,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傳承,創(chuàng)造出更多融合時代特色與文化底蘊的優(yōu)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