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尋跡微光”實踐團赴淄博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在歷史探訪與志愿服務中,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具體行動,彰顯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
在淄博博物館,從先秦青銅禮器到近代工業(yè)遺跡,文物訴說著齊地千年文脈。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講解,在甲骨卜辭中感受齊國爭霸的家國情懷,在老紡織機前體悟“實業(yè)救國”的赤誠。“觸摸這些文物,就像與歷史對話,更懂今日之中國來之不易。”成員們表示,將整理調研資料,通過校園宣講讓更多同學了解地域文化中的愛國基因。
焦裕祿紀念館內,打滿補丁的棉襖、治沙時用過的工具,生動詮釋著“親民愛民、無私奉獻”的精神。面對“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題字,成員們駐足良久。“焦裕祿同志用一生踐行愛國為民,我們更要以行動傳承精神。”實踐團隨后走進社區(qū),協(xié)助整理紅色檔案,向居民講述焦裕祿故事。
馬鞍山風景區(qū)的紅色遺址上,“寧死不當俘虜”的英雄事跡催人奮進。實踐團成員化身志愿者,清理遺址雜物、為游客講解抗戰(zhàn)歷史。“先輩用熱血守護家國,我們就用雙手守護記憶。”大家頂著烈日忙碌,汗水浸濕衣衫,卻讓紅色故事在互動中更入人心。
此次實踐中,團隊將愛國情懷融入點滴行動。接下來,他們計劃開發(fā)融入齊文化與紅色精神的文創(chuàng)產品,以青年力量助力文化傳承,讓愛國初心在實踐中愈發(fā)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