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之際,華北電力大學電力工程系“篤行紅跡”實踐團于8月13日至8月14日,深入河北省保定市中國共產黨日記博物館和天津市博物館,開展了一場以“深挖日記檔案,感悟信仰力量”為主題的深度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

步入保定中國共產黨日記博物館,隊員們便走進了一座由文字構筑的精神殿堂。不同于傳統(tǒng)紀念館的宏大敘事,這里珍藏著大量革命先輩、仁人志士乃至普通黨員、戰(zhàn)士、群眾親筆書寫的日記、筆記、手稿。成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信仰的普遍性與強大凝聚力,認識到正是無數個體用生命和熱血書寫的忠誠,匯聚成了推動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的磅礴力量。

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成員們了解到日記背后的真實故事,眼神中充滿了敬仰與感動。這堂生動的現場教學課,讓抽象的革命信仰具體化為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與犧牲精神,使成員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境界,進一步激發(fā)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在天津市博物館,隊員們從“日記”的微觀視角轉向更為宏大的歷史畫卷。在“中華百年看天津”等主題展廳,珍貴的文物、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場景復原,全景式展現了天津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歷經屈辱、抗爭、解放到走向繁榮的滄桑巨變。

隊員們特別關注了近代天津作為北方重要工業(yè)基地和革命活動據點的歷史角色。從洋務運動的興衰、五四運動的浪潮,到抗日烽火中的隱秘戰(zhàn)線、解放天津的壯烈戰(zhàn)役,再到新中國電力等工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博物館的展陳清晰地勾勒出國家命運與城市發(fā)展的緊密聯系。

此次津冀之行,對實踐隊員來說是一次在文字與文物中尋找初心、堅定信仰的深刻旅程。實踐隊員們對“愛國”的理解具象為革命先輩筆下的滾燙誓言,大家紛紛表示,無論是烽火硝煙中的慷慨赴義,還是和平年代里的默默奉獻,其內核都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沉熱愛與責任擔當。本次實踐加深了實踐隊員們對歷史的敬畏,明晰了大家肩上的責任,將這份從泛黃紙頁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內化為“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