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聞網,大學生新聞發(fā)布平臺

愛心支教行,真情暖童心
導語:為貫徹和落實“三下鄉(xiāng)”精神,同時為了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團委召集志愿者開展了以“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為主題的留守兒童義務支教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走進留守兒童家中,給他們帶來關愛和幫助。
由于我國不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是夫妻一起外出,但由于經濟原因無法帶著孩子。被父母留在家里的孩子,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大多由祖父母照顧,缺乏父母的監(jiān)護和教育,這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利影響,代際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調查顯示,父母外出務工后,與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年齡較大、文化素質較低的祖父母監(jiān)護人基本無法指導和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這種情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家庭饑渴、心理健康、性格偏差、影響學習等問題。
為了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提供生活上,精神上和學習上的幫助,也為使廣大同學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推動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開展了以“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為主題的留守兒童義務支教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優(yōu)秀大學生,2021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志愿者鐘秋平積極的參與了此次活動,于2023年7月6日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對一名叫做成成(化名)的留守兒童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輔導。通過了解,成成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成成由爺爺奶奶照顧。成成一年中能見到父母的時間少之又少,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成成在學習上缺少熱情和積極性,導致成成的學習成績一直在中下水平,在與成成的爺爺奶奶溝通后,志愿者開始了為期一周的支教活動。
在第一次見到成成時,志愿者十分緊張,在做完自我介紹后,志愿者很快與小朋友打成一片。在大致了解了成成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后,志愿者就為其制定了一個有規(guī)律的學習計劃。了解到成成的數學和英語是薄弱學科,志愿者將支教重點放在數學和英語上,每天會花大量時間輔導成成做數學作業(yè),為其講解解題思路,幫助他復習知識點,還會教成成學習英語單詞,教他一些快速記憶單詞的方法,幫助他聽寫、默寫英語單詞。除了輔導學習外,志愿者有時也會與成成進行一些趣味游戲,如折紙,唱歌,成語接龍,正話反說,搶板凳等。成成在折紙時說道:“我想要像紙鶴一樣,長上翅膀,盡情飛翔”。志愿者鼓勵他要努力學習,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插上知識的翅膀,在夢想的天空肆意翱翔。在與成成相處的過程中,成成非;顫娍蓯,志愿者也不禁被他單純、可愛、充滿好奇心的美好品質而觸動。時間稍縱即逝,眨眼間一周過去了,成成青澀的面龐和純潔的笑容侵潤在這短短的活動時間里,活動結束后,志愿者與成成一起合影留念。
通過這次支教活動,志愿者深刻體會到了留守兒童學習和生存環(huán)境的艱苦。在支教過程中,志愿者學會了很多從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增強了志愿者的社會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感。支教活動的意義在于為留守兒童帶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志愿者致力于為留守兒童帶來更加豐富的課程,提高孩子們身心健康的意識。在有限的支教時間里,也許我們不能給他們帶去很多知識,不能培養(yǎng)他們高超的技能,但是我們會用最多的微笑撐起孩子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我們希望支教的意義不僅停留在播種知識,更要能啟發(fā)心靈,讓孩子們看得更高,更遠,開拓孩子們的視野,為他們打開嶄新的窗戶。暑期社會實踐就這樣結束了,然而一場關于愛和奉獻的行動未完待續(xù)。

- 傳承醫(yī)學教育,探索生命奧秘
- 為了近距離感受生命的奧秘,更好地傳承醫(yī)學科普宣講,7月11日,湖北醫(yī)藥學院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生生不息”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湖北醫(yī)藥
- 07-14 關注:0
- 愛心支教行,真情暖童心
- 為貫徹和落實“三下鄉(xiāng)”精神,同時為了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團委召集志愿者開展了以“情牽留守,
- 07-14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