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7月15日電(通訊員 劉念 余靜)7月6日,安徽工業(yè)大學不負韶華社會實踐調研團隊來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的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深入探索館內的豐富歷史文化資源以及親身參與部分志愿服務活動,旨在引導青年學子深入了解渡江戰(zhàn)役的歷史意義,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
一、傳承紅色記憶
在合肥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中,一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建筑靜靜矗立——合肥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該館位于合肥市包河區(qū),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zhàn)爭中渡過長江天險、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歷史事件而建立的。館內陳列豐富,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圖片、文獻資料和多媒體展示,生動再現了渡江戰(zhàn)役的壯闊場景和英勇事跡。實踐隊員們帶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知識的渴求,踏入了這片紅色的圣地,開始了他們的暑期實踐之旅。
二、展開紅色之旅
踏入紀念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巍峨的紀念碑,它像一位沉默的戰(zhàn)士,守護著過往的歲月。館內,燈光柔和而莊重,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生銹的戰(zhàn)爭遺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記載,無不透露出那個時代的氣息。大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穿梭于各個展區(qū),他們的目光專注而虔誠,仿佛在與歷史對話。

圖為實踐隊員參加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袁瑞 攝
實踐團隊的大學生們,他們不是簡單的游客,而是歷史的傾聽者、文化的傳承者。館內,柔和的燈光灑在精心布置的展陳上,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露出對那段崢嶸歲月的尊重。大學生們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沉浸在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中。大學生們駐足于那些泛黃的照片和斑駁的武器前,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在紀念館的每一個展廳,他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敘述,用筆尖記錄下每一段歷史的細節(jié)。他們在討論中深化理解,在思考中汲取營養(yǎng),每一次的點頭和眼神交流都透露出對那段崢嶸歲月的尊重。
作為志愿者,大學生們展現了他們的熱情和專業(yè)。他們耐心地為前來參觀的游客解答問題,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渡江戰(zhàn)役的故事,讓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那段歷史的磅礴力量。無論是解答疑問還是維持秩序,他們都盡職盡責,展現了大學生的良好形象和社會責任感。他們的身影忙碌在紀念館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笑容溫暖了每一位訪客的心房。
館內負責人表示:“我們非常歡迎大學生們的到來,他們的加入不僅為紀念館注入了新鮮血液,也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讓青年一代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
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們還遇到了一群來自合肥市望湖小學的小少先隊員們,在實踐隊員們的鼓勵下,小少先隊員們鼓起勇氣站在展品面前向其他小朋友介紹渡江戰(zhàn)役的故事。孩子們稚嫩的聲音中透露出對英雄的敬意和對歷史的興趣,他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站在黨旗下面的他們,舉起稚嫩的小手,向著鏡頭宣誓,紅色的黨旗在這一刻也仿佛隨風獵獵飛揚。

圖為參觀少先隊員在黨旗下宣誓。袁瑞 攝
一位參與活動的小學生興奮地說:“我以前只在課本上聽說過渡江戰(zhàn)役,但今天我能親自來講解,感覺自己就像是真正的戰(zhàn)士一樣!”而另一位小學生則表示:“通過今天的活動,我更加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要好好學習,將來也要為國家做貢獻。
三、熏陶紅色精神
隨著實踐活動的圓滿結束,大學生們聚集一堂,分享著彼此的收獲和感悟。他們談論著對歷史的理解,對未來的展望,以及這次實踐給他們帶來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增長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方向。
合肥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作為紅色教育的重要陣地,始終致力于將革命傳統(tǒng)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見證了廣大青年學子的成長和蛻變。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件展品,都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也在期待著未來的傳承。實踐團隊的每位成員都將帶著這份紅色的記憶,繼續(xù)前行,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