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紅色基因,2024年7月,湖北醫(yī)藥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紅色千里行”社會實踐隊一行五人,踏上了赴重慶白公館探尋革命足跡的征程。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實踐隊員希望通過實地考察、訪談當地居民、搜集資料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白公館的歷史沿革,感受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zhàn)、為國捐軀的英勇事跡,傳承紅色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白公館,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ū),原是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電影制片廠,始建于1939年。在這里,許多中國共產黨人、愛國民主人士和抗日將領遭受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迫害。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在這里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一一二七”大屠殺,30余位革命志士壯烈犧牲。白公館因此成為了一座充滿紅色記憶的建筑,是重慶乃至全國的重要紅色教育基地。
實踐隊抵達白公館后,首先參觀了白公館內的紀念館。館內陳列著眾多歷史影像資料與珍貴文物,這些資料生動地敘述了革命先烈們在此地進行的一系列英勇抗爭活動。通過細致的觀覽,隊員們深入地領悟到了白公館所承載的歷史意義,并深受革命先烈們英勇斗爭精神的感染。
隨后,實踐隊成員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對白公館鄰近區(qū)域進行探索,以追蹤那些遺留下來的革命歷史蹤跡。通過搜尋,團隊在地帶內揭露了昔日國民黨情報機構、拘留所的遺址,以及若干革命先驅進行地下工作的場所。身處這些場所,似乎能夠穿越時空,體會到往昔那段宏偉壯烈的革命篇章。
在尋找革命歷史足跡的過程中,隊員們還訪談了當地居民,搜集了許多關于白公館的歷史故事和珍貴資料。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向他們講述了他在青少年時期見證的白公館大屠殺的慘狀。他激動地說:“那時候,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瘋狂迫害共產黨人和愛國民主人士,白公館成了一個血流成河的地方。我們要永遠記住那些為國家和民族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圖為實踐隊隊員在當地訪談并宣傳隊伍。通訊員 姚宇瑄 供圖
通過此次活動,大家都深刻領悟到了那些為了國家的自主與人民的自由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的崇高精神。位于白公館的歷史遺址,以其所承載的紅色文化記憶,向隊員們闡述了當前享受的和平與福祉并非理所當然。他們明白了必須繼續(xù)弘揚這種紅色文化精神,勤于學業(yè),致力于達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并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而不懈奮斗。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紅色千里行”社會實踐隊深刻領略了白公館所蘊藏的革命歷史及其精神實質。團隊將繼續(xù)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積極履行青年學子的職責,推廣革命文化,讓公眾廣泛認識白公館的歷史意義,并繼承紅色基因。
展望未來,“紅色千里行”打算將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跳板,持續(xù)推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通過具體行動來體現(xiàn)愛國主義精神,致力于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盡一份力。此外,大家期盼更多的青年學者能參與進傳承紅色精神的事業(yè)中,攜手共同努力,朝著實現(xiàn)中國夢的目標前進。最后,隊員們要感謝白公館的工作人員和當地居民對他們的熱情接待和幫助。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他們將銘記這段難忘的社會實踐經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實踐隊在白公館附近的合影。通訊員 趙文文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