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濟寧7月23日電(通訊員 趙英樂)為豐富社區(qū)兒童暑期生活,助力解決家庭看護難題,2025年7月19日至7月23日,曲阜師范大學鋅夢未來社會實踐隊走進鄒城市鋼山社區(qū),開展為期5天的“陽光課堂”志愿服務活動。實踐隊員結合專業(yè)特長,開設課業(yè)輔導、科學小實驗、手工制作等課程,陪伴社區(qū)20名6-12歲兒童度過充實假期,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
鋼山社區(qū)是鄒城市建成較早的居民社區(qū),常住居民中雙職工家庭占比較高。每到暑期,“孩子無人看管、假期生活單調(diào)”成為社區(qū)家長的普遍困擾。鋼山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往年暑期,社區(qū)活動室雖開放,但缺乏專業(yè)引導,孩子們大多只是聚在一起玩手機。今年打造‘陽光課堂’,既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也讓社區(qū)資源得到了更好利用。清晨,實踐隊員提前抵達社區(qū)活動室,將提前準備的圖書、文具、實驗器材分類擺放,還在墻面貼上卡通貼紙營造溫馨氛圍。
“這個字的偏旁是‘氵’,說明和水有關,就像‘河’‘湖’‘海’都是有水的地方。”上午,實踐隊員正在給低年級兒童講解漢字結構。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孩子中不少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長平時忙于工作,輔導作業(yè)力不從心。“實踐隊員來了之后,不僅幫孩子解決了學習問題,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學習習慣。

圖為實踐隊員輔導兒童作業(yè)。趙英樂 供圖
手工課則以“環(huán)保小制作”為主題,隊員們帶來廢舊紙盒、瓶蓋,彩泥等材料,和孩子們一起做成小樹等作品。一名孩子用瓶蓋拼出“謝謝”兩個字,說要送給隊員們。實踐隊員表示,設計這些課程是希望通過動手實踐,讓孩子們感受到科學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社區(qū)工作人員在一旁觀察時發(fā)現(xiàn),平時坐不住的孩子,在手工課上會主動和同伴交換材料。“這些變化說明,孩子們在課堂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這種專注和互動,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圖為兒童在手工課上創(chuàng)作。趙英樂 供圖
實踐隊員還結合暑期安全重點,開展了“防溺水、防中暑”安全課。隊員們先播放了防溺水動畫短片,用卡通形象演示“哪些地方不能去游泳”“落水后如何自救”。隨后又教孩子們識別中暑癥狀:“如果覺得頭暈、出汗多、不想吃飯,可能就是中暑了,要趕緊到陰涼的地方休息,喝淡鹽水。”為了讓知識更易記,隊員們還編了安全口訣:“夏天熱,別貪涼,陌生水域不去闖;遇中暑,別慌張,陰涼補水能幫忙。”孩子們跟著念了幾遍,很快就記住了。隊員們還準備了簡易急救包,現(xiàn)場演示如何處理輕微擦傷、蚊蟲叮咬,讓孩子們知道“遇到小傷口要先洗手,再涂碘伏”。
曲阜師范大學鋅夢未來社會實踐隊隊員表示,此次“陽光課堂”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志愿服務不是簡單的付出,而是和孩子們一起成長”。鋼山社區(qū)居委會也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基礎,持續(xù)優(yōu)化社區(qū)兒童服務,讓“陽光課堂”的溫暖延續(xù)下去。
圖為曲阜師范大學鋅夢未來社會實踐隊隊員合影。趙英樂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