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助力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教育,提高農(nóng)村兒童身心健康教育水平,廣東工業(yè)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赴佛山順德“關愛兒童身心健康”暑期“三下鄉(xiāng)”螢火蟲團隊于7月7日前往佛山市順德區(qū),深入當?shù)剜l(xiāng)村學校潭村小學展開教學。
當實踐團決定課程主題時,團隊一直在思考除了以青春健康知識為主,還應該講些什么內容來提升小朋友的思想和廣闊他們的視野。有一位實踐團成員提出“講黨史吧,將我們的民族英雄事跡講給他們聽。”是啊,我們團隊也應該把黨史教育也加入我們的身心健康課程之中,把我們民族英雄的故事講給他們聽。但是根據(jù)我們前期與老師的溝通,對于小孩子來說,黨史課對于比其他的興趣課會枯燥得多,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好的方法能讓他們從這節(jié)課中有所收獲。人們常說“授之以漁,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單純給他們講一個歷史課是沒有用的,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堂黨史課講的生動,讓他們不僅認識到英雄,更能了解到什么樣的人稱得上是英雄。
在課堂上,我們給孩子們介紹了一個婦女——鄧玉芬阿姨,她沒有上過戰(zhàn)場,但她的七個孩子都為了保衛(wèi)國家參軍。我問他們:“你們覺得她是英雄嗎?”很多孩子都點頭同意,也有小孩子說她的兒子們才是英雄,因為他們上了戰(zhàn)場,不畏犧牲。就如小孩子們說的,她的孩子們是英雄,她更是一位英雄母親。我們希望他們能明白,沒有哪一位母親愿意讓年幼的孩子走向未知,但她舍家紓難,先后獻出了丈夫和兒子共7位親人,一心為國。我們看著他們眼睛,不少女孩已經(jīng)動容。如今安寧的世界是無數(shù)人斗爭過來的,沒有哪一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沒有了祖國母親,每一個國民都相當于失去保護,也就沒有了支持。舍小家為大家,這是無數(shù)英雄為了未來而付出的血汗。
印象很深的是,在播放張桂梅校長故事的視頻時,我們注意到有一個小女孩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跟同桌說之前在電視上看過這個故事,周圍的同學都湊過去聽,她也主動給他們講張校長的故事。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身為課程組的我們也是一樣,能帶領小朋友們了解這個故事,讓他們感同身受,主動與身邊同學交流的時候,才是真正實現(xiàn)教書的價值。不需要展示生硬的文字,往往耳朵聽到的朋友分享的能讓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都感觸頗深。
對于最初的我們來說,一直覺得給小朋友講黨史課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他們沒有像我們一樣上過歷史課,了解到近代史。但是他們給了我們很多驚喜。我們仍然記得課堂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什么樣的人才算英雄。他們嚷嚷的說“舍己為公,舍身取義,不怕犧牲的人”、“具有奉獻精神的人”的那一刻,我覺得我們實踐團的目標達成了。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深深感受到雖然身處和平時代,但是有必要讓他們知道并深知如今的和平來之不易,沒有那些革命英雄的付出,就沒有如今的泱泱中國。我們不需要他們面臨那種苦境,但不能遺忘那一段歷史。他們即便懂得不多也會想用自己小小的臂膀托舉民族的未來。他們和我們的先輩們一樣有著對國家民族偉大而熱烈的愛。本次在潭村小學開展的黨史教育,不僅教給他們英雄精神,也教會了我們如何給更年輕的人群講述我們的英雄,不負時代,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