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八一路,感憶革命情
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槍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一座灰色五層大樓,見證了打響了武裝派的第一槍,以及中國獨立領(lǐng)導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為了感受革命烈士艱苦奮斗精神,重溫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7月5日,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紅船起航社會實踐團踏入江西南昌進行參觀學習。
重走八一路的第一站,團隊來到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初入紀念館,團隊成員的目光便被正中央五位英雄堅定的目光神態(tài)所吸引,陳列館左右兩列擺放著顏昌頤、彭湃、聶榮臻等英雄的雕像,正逢綿綿小雨,原本“修舊如舊”的紀念館又增添了幾分肅靜。歷史的群雕,呼喊著人民前進;呼嘯的長風,挽邀著戰(zhàn)旗歌唱。
進入展廳內(nèi)部,映入眼簾的是一根很長的長槍,筆直的豎立在大廳大正中央,標示著南昌起義之重大點響意義。刻有八一的紅旗與奮起的英雄雕像標示著南昌起義用血與火的語言,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持革命的堅強決心。接著我們跟隨講解員的步伐逐步參觀學習。講解員說道:“第一部分‘危難中奮起’,在這里陳列著全國大屠殺統(tǒng)計表,揭開那段慘淡的歷史,當然,慘淡是暫時的!隨著第二部分‘偉大的決策’—中共中央在決定在南昌舉行暴動后,終于迎來第三部分‘打響第一槍’。”團隊成員在了解整個經(jīng)過后都連連感慨革命先輩們的智慧。
在參觀到起義勝利這一階段時,實踐團隊遇到了激情澎湃的講解員與小志愿者們在興奮地討論著這段斗爭的勝利過程。受到他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的感染,團隊也與他們討論開來,并告訴這些小志愿者們要堅定接受黨的熏陶,以革命先輩為偶像,學習他們的珍貴品質(zhì)。最后團隊與他們一同學習了最重要的部分,南昌起義勝利后的“轉(zhuǎn)戰(zhàn)上井岡”與“群英耀中華”,八一紀念館之旅也到此拉下序幕。
下午“紅船起航”社會實踐團隊一行人抵達第二站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一個用陳列文物的方式,讓人們深刻了解新四軍在其創(chuàng)立歷史中的豐功偉績的博物館。一進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把大型的金色軍號,金光閃閃的軍號上被紅色絲帶纏繞在周圍就如譜寫出的一首首不朽的樂章。在紅色旗幟浮雕下,團隊成員紛紛舉起右手,宣讀壁上內(nèi)容“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那響亮的聲音的在陽光下訴說著不滅的信仰,在烈日下照耀下閃動著勇往直前的信念。
觀覽第一部分“浴血堅持—堅持南方游擊戰(zhàn)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我們在這里采訪了前來參觀的游客陳先生,他說:“到這看見了紅六軍團西征與紅三軍會師要圖、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前蘇區(qū)變化圖,我對八一起義那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第二部分“談判政編”,展示了從全球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新四軍軍部移駐江西南昌期間,新四軍成功改編,抗日救亡活動順利廣泛開展。最后一部分“完成使命”中新四軍北上示意圖,新四軍發(fā)展壯大演變圖等等無不昭示著抗戰(zhàn)的勝利。
走到最后,一面墻壁刻有象征鐵軍精神、激勵南昌人民前進的新四軍軍歌,另一面兩邊懸掛著英雄烈士的畫像,中間放有政府獻給他們的花籃,團隊成員在結(jié)尾為他們鞠躬敬禮并為他們獻上最崇敬的敬意。
參觀過程中,有位老兵主動為我們介紹那段歷史,他說:“紀念館中的每個展廳、每段畫面都展現(xiàn)了當時境況的緊急與艱苦,再現(xiàn)了新四軍浴血奮戰(zhàn)的場景。在缺槍少炮的戰(zhàn)爭年代,他們盡管食不果腹,但意志始終堅強如鋼!”團隊成員聽后也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向革命先輩學習,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不懈努力、奮勇向前,以實際行動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覽過往云煙,思緒萬千。站在偉人的雕塑下宣誓,貼在紅旗旁重溫那段輝煌的歷史,那是何等的驕傲和自信。英雄描繪運動的軌跡,巨雕顯示結(jié)實而年輕的思想,回旋只是為尋求突破的飛躍,反思往往產(chǎn)生的力量。行于思,思亦行。八一這段路,曾喚出一個明朗的天地,還將為朝陽噴薄新的洗禮。
- 重溫黨史歷程,感憶崢嶸年代
- 為傳播紅色文化,緬懷革命先烈,河南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紅船起航”社會實踐團隊于七一建黨節(jié)之際前往了江西
- 07-15 關(guān)注:3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清晨,有清脆的鳥鳴聲,有清新的空氣,遠遠望去還能看到村民煙囪傳出的一縷縷肥白的煙先生。當然,在這炎熱的夏季,少不了太陽公公向我
- 07-14 關(guān)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