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來自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楚音漢韻”三下鄉(xiāng)實踐隊乘坐著大巴車,來到辛亥革命博物館進行研學。正值盛夏,清晨的空氣中已彌漫著灼熱感,陽光撒在路面上,讓每一粒凸起的石子都鑲嵌上了金黃。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的集聚地,更是一個國家或是一段歷史中文化精神的折射。通過學習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史料及文物的相關歷史知識,有利于我們了解相關歷史知識,讓我們用新的視角去認識歷史,分析歷史,從歷史的啟示中展望新時代。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以“楚國紅”為色調,擁有“雙坡屋頂”的辛亥革命博物館了。在濃烈的革命氣息中,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學習了革命先烈們的不朽事跡。這些物品承載著革命志士的紅色記憶和這片土地上厚重輝煌的革命歷程,將我的思緒引入那激越昂揚的光輝歷史。辛亥革命博物館中不僅展示了大量歷史照片,還擁有眾多重大歷史事件復原場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張張沉重的不平等條約的文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一字一句都在提醒著,落后就要挨打。這些文物有重要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有利于對歷史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吹竭@些紅色文物和英雄事跡,我的腦中就不禁浮現(xiàn)出革命英雄們?yōu)榱藝叶瞰I自我,投身革命戰(zhàn)斗的景象,心中便涌起一股不畏困難的勇氣。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想回應時代呼聲,擔起時代使命,就更要以史為鑒,不畏艱苦,為了國家的發(fā)展而弘揚堅持奮斗的革命精神,從歷史中學習啟示,更好地建設祖國的未來。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人民堅決的抗爭史,清王朝垂暮,喪權辱國日甚一日,簽訂了一系列屈辱的條約。在社會動蕩民生艱難之際,面對日益沉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覺醒的中國人開始頑強探索救國之路。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到義和團運動展現(xiàn)民族救亡之力,這不僅是沉重的歷史,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記憶,是催人奮進的力量。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即便時間不斷流淌,歷史的一些道理是相通的,從歷史中汲取知識,能讓我們知興替,知事理。我們實踐隊參觀并記錄相關歷史文物與事跡的同時,還進行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此次研學以實地調研的方法探尋往昔歷史足跡,感受紅色精神的傳承。我明白了,一個國家若是沒有強大的力量,就無法在世界上站穩(wěn)腳跟。因此我們要記住,落后就要挨打。而辛亥革命的爆發(fā),正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在黑暗中抗爭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為未來照亮了前路。
通過本次在辛亥革命博物館的紅色研學,我收獲頗多,深感今日的幸福來之不易。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時代青年要學習歷史,在歷史的啟示中,讓頭腦更加健康敏銳地思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誠如二十大中的話,偉大的事業(yè),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百年來,國家給予希望于青年,青年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應在百年復興之路上,勇當新時代擔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此,當代大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習古而鑒今,運用歷史學習的知識,把為社會、為國奉獻落到實處,把理論知識寫在大地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足時代要求,回應時代呼聲,勇當新時代好青年。(通訊員 吳辰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