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統(tǒng)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這篇大文章,一片葉子能富一方百姓”。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廣西師范大學的五名學生組成實踐團隊,在2月24日,深入桂平市開展了一場關于桂平西山茶的社會實踐調查。此次實踐旨在深入了解桂平西山茶的產業(yè)現(xiàn)狀,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提供青年智慧與力量。
實踐團隊首先來到了紫荊鎮(zhèn)小江村,這里是桂平西山茶的重要種植基地之一。連綿起伏的山巒間,茶樹郁郁蔥蔥,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泛著生機盎然的綠意。團隊成員們走進茶園,與茶農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西山茶的種植情況。從茶樹品種、種植密度,到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細節(jié),茶農們的每一句解答都讓同學們對西山茶的種植過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一位茶農感慨地說:“西山茶就是我們的寶貝,一年到頭的辛苦都指望它能有個好收成,這也是我們一家人生活的希望。”
在交流中,實踐團隊了解到小江村的茶農們祖祖輩輩都與茶相伴,他們傳承著古老的種植技藝,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比如,近年來氣候變化對茶葉生長的影響,以及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銷售難題。面對這些問題,團隊成員認真記錄,希望能通過后續(xù)的調研,為茶農們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
離開小江村,實踐團隊來到了桂平市西山碧水茶園有限責任公司。在公司負責人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茶葉的加工車間,目睹了從鮮葉采摘到制成成品茶的全過程。攤青、殺青、揉捻、烘焙……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機器的轟鳴聲中,彌漫著濃郁的茶香。負責人介紹說:“西山茶獨特的風味,不僅得益于優(yōu)質的原料,更離不開精湛的加工工藝。我們一直致力于傳承和創(chuàng)新,讓西山茶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與公司管理層的座談中,實踐團隊圍繞西山茶的品牌建設、市場推廣、產業(yè)融合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團隊成員提出了許多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如開發(fā)集購物物流一體化的平臺進行線上營銷,開發(fā)茶文化體驗旅游項目等,得到了公司方面的高度認可。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年輕的想法為我們打開了新思路,希望在不久能與高校加強合作,讓西山茶的加工工藝走進校園,共同推動桂平西山茶產業(yè)的發(fā)展。”
此次社會實踐調查,讓實踐團隊成員收獲頗豐。他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桂平西山茶的產業(yè)現(xiàn)狀,更深刻感受到了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意義和時代責任。團隊成員小盧表示:“這次實踐讓我明白,我們所學的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更要運用到實際中去,為社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實踐,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了桂平西山茶產業(yè)發(fā)展的復雜性與機遇性。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團隊成員將把此次實踐調研的成果整理成報告,為桂平西山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參考建議。同時,他們還打算利用課余時間,協(xié)助茶農搭建線上銷售渠道,拍攝精美的宣傳視頻,借助社交媒體平臺擴大西山茶的知名度。此外,團隊成員積極與文旅部門溝通,共同探討如何將茶文化與當?shù)芈糜钨Y源深度融合,開發(fā)特色旅游線路。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桂平西山茶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為鄉(xiāng)村振興添磚加瓦,讓這片承載著希望的土地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