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覽黃河外灘,感悟自然之道
仲夏的涼風吹走炙熱的焦慮,橙色的初陽擁抱薄荷的黎明。上午8點,實踐團隊在當地導游的帶領下來到利津黃河外灘,開啟了一場休閑徒步、游覽觀光、研學拓展之旅。在黃河外灘領略九曲十八彎的風光,飽覽“長河落日圓”的壯觀美景,感受母親河“落天走東海”的渾厚、博大、壯闊,體味其“懸、險、蕩、濁、闊”的特點,欣賞利津濕地之美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圖為黃河外灘實拍
弘揚傳統(tǒng)體育文化,推動全民健身
隨后,實踐團隊首先向當地居民介紹了健身氣功的內容和習練方法,其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fā)展影響最大的一種。團隊結合八段錦的套路特點與技術動作,講演的同時配合解釋八段錦的健身效果,動作到位且繪聲繪色,吸引了大批居民跟隨練習。看到熱情的居民,實踐團隊精心分解招式開展教學,就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功法技術要點、動作規(guī)范、演示水平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地詳細講解,雖然酷熱難耐,大家卻依然熱情高漲,課堂上氣氛活躍,互動性強。實踐團隊動作嫻熟,表達明晰,居民們經過習練筋骨舒展,心情舒暢,真正體會到了健身氣功的藝術精髓。

圖為團隊成員教學當地居民健身氣功八段錦
關愛群眾健康,助力學業(yè)精進
為深入了解利津縣鄉(xiāng)村農民體質健康與鄉(xiāng)村青少年體質健康情況,并對鄉(xiāng)村農民與青少年進行體質健康與運動鍛煉知識普及,魯東大學體育學院團隊在利津展開調研工作。團隊就“鄉(xiāng)村農民身體素質和體育鍛煉情況”問題做了詳細調查,調查方式主要為訪談和調查問卷。其中,研究生團隊負責調查鄉(xiāng)村農民體質健康狀況,本科生團隊負責調查鄉(xiāng)村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兩支團隊面向利津縣通過分散調查收集數據,然后通過網絡整合研究討論。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調查當地居民體制健康情況
送傳統(tǒng)體育“下鄉(xiāng)”,促學生“五育”并舉
上午10點,實踐團隊抵達汀羅二中,汀羅二中的學生頂著烈日向我們展示了功夫扇,功夫扇既符合新時代學生的偏好,還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實用價值,讓學生在一個套路中體會不同的武術風格。隨后,魯大學子向汀羅二中的學生及教師展示了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八段錦、五禽戲和易筋經,受到了當地師生的一致好評。隨后,實踐團隊趕赴汀羅一中,在汀羅一中感受到了濃厚的體育氛圍,團隊重點為學生教授了八段錦動作,隨著音樂響起,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工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一招一式間,激發(fā)了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在學習中體味和感受傳統(tǒng)體育的魅力,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幾式動作過后,孩子們的小臉變得紅撲撲的,洋溢無限青春活力。團隊指導教師楊偉偉表示,希望借此機會將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融入中小學體育教育中,實現更為普遍地推廣宣傳。
圖為團隊成員在汀羅鎮(zhèn)一中教授健身氣功八段錦

圖為團隊成員向汀羅鎮(zhèn)第二中學學生展示健身氣功八段錦
中華傳統(tǒng)體育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本次三下鄉(xiāng)系列活動的舉辦,讓廣大居民、學子深刻感受到了體育的魅力,賦予了傳統(tǒng)體育“普適”形式和“現代”渠道,有利于促進傳統(tǒng)體育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厘清傳統(tǒng)體育的新時代發(fā)展路向,促進鄉(xiāng)村振興,助力體育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