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
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的初衷,是子女向母親、父親表達拳拳孝心和感恩尊敬之情, 銘存那份溫暖與親情。
2015年母親節(jié)前兩周,我老母親遽然病逝;給老母親上完“五七”墳,就在父親節(jié)前三天,我老父親也猝然跟隨老母親走了。老家的鍋灶不再冒煙,山上添了一座合葬的新墳,親戚鄰居痛心地埋怨:這老倆口走得這么急,連一句話也不說,連一聲招呼都不打……
我的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是在撕心裂肺的悲痛中、在履行養(yǎng)老送終的責(zé)任中度過的。短短一個多月,生我養(yǎng)我、疼我愛我的父母,就前腳跟后腳地陡然離去,真是錐心刺骨、肝腸寸斷, 身心好似被掏空,猶如大病一場。
痛苦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可父母的音容笑貌和大恩大德卻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時常一幕幕浮現(xiàn),清晰如初,活靈活現(xiàn)。那些終生難忘、令我感動的零碎事,那些習(xí)以為常、稀松平常的關(guān)愛和叮囑,甚至是很小很小的生活細節(jié),都時常讓我潸然淚下。
我的父母都是沂蒙山區(qū)厚道善良、勤勞實在的普通農(nóng)民。出生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親歷了我國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的全過程,忍受過戰(zhàn)亂、饑餓、疾病和自然災(zāi)害的侵襲與傷害,經(jīng)歷和體驗了沂蒙革命老區(qū)那種踏實、簡樸、溫暖、緩慢的鄉(xiāng)村歲月,見證了一段我國原生態(tài)的農(nóng)耕文明。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這一代農(nóng)村父母的品質(zhì)和為人處事方式。父母的青春歲月,是在窮日子里熬過來的,一輩子吃了兩輩子的苦,用盡一生心血告訴我們一個理:人活在世上不易,就靠一股子心勁和心氣。我父母的信念就兩條:一是想方設(shè)法讓一家老少吃飽吃好。建國后和農(nóng)村改革前那段年月,一大家子人總算吃糠咽菜地挺過了過來,因而我從小就仰望和佩服爹娘。二是盡管家里不富裕,還是千方百計供應(yīng)我們兄妹幾個念書識字。父母精心呵護著我們幸福健康地成長,在孩子的身上寄托著所有夢想和希望。因而父母不知比別人多吃多少苦、多受多少累、多費多少心血,活得更艱辛、更吃力。只記得母親每天總是早早起床,擇菜、點灶火,熬粥、炒菜、盛飯、刷碗洗碟,喚雞喂豬喂狗;白天,忙里忙外,翻地、鋤草、挑水、擔(dān)糧、收莊稼,割豬草、撿柴、烙煎餅;晚上不是用簸箕挑糧食、推磨碾糧食,就是一針一線地縫補衣衫。童年的生活是清苦的,可是父母一點一滴的關(guān)愛,讓我銘記于心,倍感溫暖。記憶中,父母一生經(jīng)歷了這么幾件大事:一是,“那年禍害老百姓的日本鬼子投降,鞭炮聲快把耳朵震聾了”;二是,“分田到戶的當年,家里的缸和盆都盛滿了黃燦燦的小麥”, 手攥自家的命運,雖累得腰酸腿疼,可還是高興地合不攏嘴。再就是, 建國65周年那節(jié),我和妻子、兒子陪他們游覽北京,登上了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 娘樂呵呵地說:“以前只是在畫兒上、電視上看,親眼看到真的天安門啦!”臉上綻放出自信且滿足的笑容……多少次,我在夢里返回故鄉(xiāng)那個偏僻的小山村,依偎在爹娘身旁,重現(xiàn)父母精心呵護下那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和美好時光。
父母一生坎坷平淡,相濡以沫,恩愛幸福,前半輩子苦,后半輩子累,晚年生活舒心,卻又疾病纏身。就在這個山村里,清貧自足,省吃儉用,淡定、稱心地生活著。我父母在談婚論嫁的年齡, 都在解放區(qū)接受了婚姻自由的進步思想,雖然當時家里一貧如洗,連間像樣的草屋都沒有,我娘認定“這家人心眼好”,我父親“為人實在”,“日子窮富都靠過。只要咬緊牙,沒有過不去的坎”。 記得我爺爺在世時曾夸我娘是我們家的有功之臣。我奶奶英年早逝,我娘就嫁過來了。我的父母幫我爺爺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地撫養(yǎng)我尚且年幼的姑和叔長大成人。那年月沂蒙山區(qū)已經(jīng)是解放區(qū)了,雖然沒了戰(zhàn)爭,但百姓日子仍然艱苦,時常被困難壓得喘不過氣,總算磕磕絆絆地挺過來了。我父母大事小事都商量著辦,從來不吵嘴,母親有時話說重了,可父親不發(fā)火、不冒煙,笑笑了事。父母的腳步一年比一年慢,一步步走向衰老,嘴里經(jīng)常念叨:“這輩子知足,夠本!”給母親上“百日墳”時,新墳上的一根瓜蔓上竟然結(jié)出了兩個甜瓜,顏色金黃,大小一般,靠在一起,大家目瞪口呆,都不敢相信眼睛。我姑流著眼淚勸我們:“你們這些孩子就別再難過了,你看你們爹媽日子過得多滋潤。這是在告訴我們,讓咱放心呀!”
父母一輩子辛苦地勞作,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困難、坎坷和災(zāi)難,總是把窮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家家小麥面粉很少,母親用把土豆煮熟剝皮后和白面揉在一起,蒸出又白又煊(xuan,富有彈性)的饅頭;沒有咸菜,每年秋天都腌缸蘿卜辣椒;沒錢買衣裳,夜晚就飛針走線地縫補,針無數(shù)次刺破手指;逢年過節(jié)做點好吃的東西,無論如何讓我爺爺嘗第一口,我常常在一旁饞得咽口水。用盡心血和汗水,共同撐起一個家,我們在這把大傘的庇護下無憂無慮地長大成人。我們兄妹幾個如同父母辛勤培育的莊稼。只不過莊稼只需照料上幾個季節(jié),而我們卻花費了他們一生的辛勞。長年繁重的耕種和勞作,父母常常會直不起腰,滿身酸痛難受。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講不出高深玄妙的大道理,也干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她善良寬容,從容面對生活中的苦難,記得曾教育我:“家門口來了要飯的,也要好好待人家。沒有難處,誰也不愿拖個要飯棍呀!”。面善心軟的老爹,菩薩心腸的老娘,慷慨大度,對親戚朋友、街房鄰居都很關(guān)心,有啥難處都力所能及地幫忙,幫不了錢財幫人場,自家的事盡力自己做,不輕易麻煩別人,因而人緣好、口碑好。善就體現(xiàn)在日常一言一行,細微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父親性格隨和、與世無爭、寡言少語;母親心地善良、靈巧聰慧。父親往往把對孩子的愛藏在心里,正如茶壺里煮餃子,是不輕易說出口的,曾批評我:“你的嘴和我一樣,這么笨呀”。我一聲不吭,只咧嘴一笑。老父親喝上酒后,曾開口炫耀過他的所思所為以及他教育的孩子。到后來躺在縣醫(yī)院的病床上,我趕到病房時,連著叫了兩聲“爸爸”,彌留之際的父親只是悶悶地“嗯——”了一聲,然后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親切地撫摸起我的頭,眼中充滿無奈和留戀,我忍住陣陣心酸,用手撫摸著父親額頭深深的皺紋和滿頭的白發(fā)。我二妹妹后來告訴我:“咱老父親清醒時,曾經(jīng)后悔地說‘我應(yīng)該聽你哥的話,別攢了、把幾瓶好酒喝了,現(xiàn)在想喝也喝不動了’”。父親高大的身軀曾一路為我遮風(fēng)擋雨,眼角包括整張臉都刻下歲月的長痕。面對父親的無奈和惋惜,任何語言都蒼白無力,心中只有做兒子的責(zé)任和堅強,我明白這是今生今世最后唯一的父子道別,自己應(yīng)該獨自承擔(dān)傷痛,強忍淚水,作出人生最莊嚴的承諾,讓父親緩慢坦然放心地閉上眼睛,眼角有一滴淚滑下……
父母對子女的愛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深深隱藏、浸透在每一句叮嚀,甚至是每一道關(guān)注的目光中,默默關(guān)心你的成長,悄悄關(guān)注你的一切。小時候,讓我們吃飽穿暖,勒緊腰帶供應(yīng)我們上學(xué),夏天給做件鴨蛋藍的襯衣,冬天說啥也得縫床厚實暖和的被褥;對我們沒有多少言教,更多是一聲不吭地示范。即使生病了也不舍得看醫(yī)生、吃藥,經(jīng)常一聲不吭地硬撐著。父母的品德和言行,影響了我的人生;我工作后,更多是囑咐這囑咐那,噓寒問暖,關(guān)注胖了瘦了、飽了餓了……俗話說,家庭關(guān)系中最微妙、最難處的是婆媳關(guān)系,我妻子和我母親很投緣,那么親密和融洽。我母親把兒媳婦當成親閨女,甚至勝過疼我的幾個妹妹,逢人就夸獎我妻子。當然,我妻子也是掏心掏肺地尊重和疼愛我母親。母親對我的幾個妹夫,也是如同自己的兒子,有疼有愛,大事小事掛在心上。前幾年,父母還硬撐著在我老家老房子前邊,給我兒子、他們的孫子蓋了幾間房子,說是避免他們的孫子、孫媳婦回鄉(xiāng)下老家沒地方住,其實內(nèi)心深處那是想把他們子孫孩子們都攬在懷里。惟父母疼愛孩子超過世間任何東西,惟有父母的慈愛之心天地可鑒、世間永存。
我最慶幸的就是,一生我從沒和爹娘頂過嘴,沒高聲爭吵過,父母無論說什么,我始終默默地仔細地傾聽,時而還點頭回應(yīng),即使那話不正確,也讓老人把話說完。有人說我過度孝順,甚至是愚孝。老母親是因患重度腦血栓去世的,剛患病時醫(yī)生斷言醒不過來了,活過來也肯定是植物人。在我陣陣呼喚后,母親的眼角竟然冒出少許淚水。我主觀判定娘有知覺,能醒過來,肯定還有話要跟我說!我多想再聽聽娘親切的話語,哪怕是含混不清的只言片語,嘮叨、責(zé)罵也行,精心治療半年下來母親只清晰地說了一句“回家——”,直到溘然離世!在我們村,人火化后,還可以到山上土葬。父母離世后,我在父老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買了兩口品質(zhì)一樣的香椿木棺材,按村規(guī)民俗,每人都有一個簡單、節(jié)儉的安葬儀式,把父母葬得既有尊嚴又有臉面。我虔誠地跪在靈堂和墳前,拋灑淚水與傷悲,叩謝爹娘的大恩大德,徹悟人生苦難。
父母的相繼離世,使我的情感變得更加脆弱,容易觸景生情、多愁善感。有老人在,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牽掛無時無處不在。父母離世了,我真正感悟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痛苦與無奈。每逢星期和節(jié)假日,心里空落落的。多少次不知不覺按下與父母無數(shù)次通話、老家的坐機電話號碼,陡然想起爹娘已不在了,只按出自己的一串淚花……天氣預(yù)報、刮風(fēng)下雨、氣溫變化,依然會惦記起老爹老娘。天涼了,又渴望老娘一遍遍地嘮叨著讓我添衣裳。無數(shù)次剛剛捧起書本,突然的電話鈴聲讓我膽顫心跳。一次次想起父母的音容笑貌,恍恍惚惚地感到往事一件件,一樁樁,一幕幕鮮活地展現(xiàn)眼前。舉手為老人梳一次頭、擦一把臉,靜心與老人聊一會天、通一次電話,在公園里散散步,坐在父母身旁吃頓飯,真實、真正的幸福和滿足就藏在老人無休無止地囑咐、絮叨和相伴相隨的日常生活中。父母總是用常人看來毫不起眼的疼和愛,默默守護著孩子,讓孩子沐浴在春日的陽光中,周身是濃濃的芬芳與溫暖,直到他們長硬翅膀,走進人生的輪回。月色闌珊,最渴盼的或許就是陪你一路成長的親人、老人,站在你的身邊,永不厭倦的給你講一輩子也講不完的故事。把這些美好的記憶、微笑和幸福留下,把對生活、對生命的坦然留下,可以享用終生、溫暖一生。2014年的中秋夜, 我們兄妹幾家圍繞在年邁的父母周圍,大家頭頂燦爛的星空,借一縷月光喝一盅老父親珍藏的烈性酒,品嘗著老母親分給的“五仁月餅”,指指點點天上眨動眼睛的星星和眼前飛舞的螢火蟲兒。父母充分享受著天倫之樂,大家談天說地、其樂融融,鋪開小山村的人間畫卷……
父母離世后,只把老宅子作了簡單清掃,設(shè)施擺布都沒有作大的調(diào)整。清晨,溫煦的陽光把老屋的房頂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黃。老屋的里里外外保留下爹娘曾經(jīng)的生活狀態(tài),感覺院里父母的身影和愛無處不在,處處是往日生活的氣息和痕跡,那話語依然回蕩在空中,時而讓我怦然心動。每走一步,都可彎腰拾起兒時的一段記憶,找到灼心烙肺的溫暖。門檻上,父親撫膝而坐,瞇縫著眼抽煙品茶;西屋里,母親忙著剁菜喂雞喂狗。我老母親腿不好,坐時間長了,站立困難。娘多是坐在炭爐子旁炒菜做飯,習(xí)慣扶著門框顫顫巍巍地起身,天長日久,門框上留下油手的痕跡。我呆呆地看著這景象,心中五味雜陳,眼淚會不由自主地涌上眼眶。老宅子就空著,桌子上擺放著父母的靈位,供我們祭奠、祭拜、祭酒、祭飯。以往跨進家門,第一聲都是遠遠地放肆地高興地喊:“娘……”,現(xiàn)如今,爹娘已撇下我們?nèi)チ颂靽,不再牽掛孩子們胖瘦、飯菜涼熱、肚子饑飽了,只留下那幾十年攢下來的牽腸掛肚的溫情和美好記憶。
上天仁厚待我, 命運鐘情于我。讓我充分享受了厚重深沉、溫柔細膩、飽蘸鄉(xiāng)土味道的母愛父愛。父母雖然一生平凡、生活平淡,可那養(yǎng)育之恩一生難以報答,那品德和善行讓我學(xué)習(xí)、享用一生。我的父母,因為普通,我更加珍惜和驕傲;因為平凡,我更加敬畏與感激;因為對我關(guān)心細微和倍至,我更加感恩和懷念。父母疼愛我,在世時,擔(dān)心他們?nèi)ナ篮笪疫^分操心,于是早早在山上自己請人做好了墳?zāi)。也許是擔(dān)心兒女們記他們的祭日會傷腦筋,就選擇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前離世。這樣,今生今世每當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來臨,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父母的忌日,更加想念、懷念我的父母,更加追憶和感激父母的恩情。
短短一個多月,父母就帶著對人世間的眷戀和對子女的惦記,前跟后地去了天國。我一直勸自己一定理智,但誰也替代不了爹娘在心中的位置。遇到事情,我就想——假若爹娘健在,會怎么樣?該怎么辦?感覺爹娘依然在我身邊。仿佛躬腰駝背的老母親,依然一手拄著拐仗,一手打著眼簾,正在街頭往村口張望……車走出好遠了,我還看見母親佇立在那里,遙望我離開的方向。秋風(fēng)吹來,老槐樹下落下片片黃葉,如同老娘稀疏散亂的白發(fā),我鼻子一酸,禁不住淚盈眼眶!人生路,沒有了爹娘的提醒,無論有多少風(fēng)雨雪霜,都必須自己摸索著走。懷揣陽光、豁達善良,幸福和感動就相伴身旁。
眨眼又到了清明節(jié)。我凝望著東方,太陽又露出甜美而慈祥的微笑,親吻著大地萬物,撫慰著我的臉龐,一股暖流瞬間涌進我的心窩, 驅(qū)散心頭的陰暗與寒冷,照耀著我銘記父母天高地厚的恩情和永恒的希望。母親、父親相繼飄然西去的時候,一定是安詳而快樂,在裊裊升騰的煙霧中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我擦干眼淚,抬頭仰望,陽光正撫慰我的頭顱,照耀我躬行的脊梁。
世間存在無聲的心靈感應(yīng)。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的家庭倫理,是人類共同的心聲。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親情,最無私、最純粹、最永恒。子女一輩子,走不出父母的視線,血管里始終流淌著父母的溫暖。父母在,大愛鮮活,真愛感天動地,心靈經(jīng)歷過歲月雕磨和痛苦浸泡之后,持續(xù)涌動著繾綣的至純至真的親情和濃酒般醇烈的母愛、父愛,萌發(fā)出無盡的感動、感激與感恩,時常刺痛和撫慰我的心靈。我知道,無論我怎么眷戀故鄉(xiāng),怎么懷念爹娘,今生今世不會再與爹娘見面啦……
世上唯獨父母的愛純潔無暇,無處不在,是世間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親情無價,揣在心底,溫暖一生,滋養(yǎng)后人。砸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情,就默默陪伴呵護在我們左右,務(wù)必且行且珍惜……
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是我的感恩節(jié)!
作者:大學(xué)生新聞網(wǎng) 來源:大學(xué)生新聞網(wǎng)
- 誰能為我敘相思
- 親情、鄉(xiāng)情、中華情──多么純真的感情。o論你身在何方,總也擺脫不了。這也許是流淌在我們中國人血液里世代不變的“遺傳基因”。
- 12-05 關(guān)注:0
- 葡萄月令
- 雪靜靜地下著。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聲音。
- 12-04 關(guān)注:2
- 風(fēng)
- 為什么天地這般復(fù)雜地把風(fēng)約束在中間?硬的東西把它擋住,軟的東西把它牽繞住。
- 12-04 關(guān)注:1
- 端午的鴨蛋
- 家鄉(xiāng)的端午,很多風(fēng)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
- 12-04 關(guān)注:4
- 朱佩君散文小輯
- 初見王昆老師,是在二○○三年的冬天。
- 12-04 關(guān)注:2
- 母親的電話
- 其實,我很害怕聽到母親的電話,尤其是晚上,尤其是深夜。
- 12-04 關(guān)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