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印象
“我對給他人寫印象記一直持謹慎態(tài)度,我以為真正理解一個人是困難的:通過一篇短文便對一個人下結論則更顯得滑稽。”鐵凝說得很對。我接受了讓我寫鐵凝的任務,但是到快交卷的時候,想了想,我其實并不了解鐵凝。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溫習一下一些印象的片段,考慮考慮。文章發(fā)排在即,只好匆匆忙忙把一枚沒有成熟的“生疙瘩”送到讀者面前——張家口一帶把不熟的瓜果叫做“生疙瘩”。
四次作代會期間,有一位較鐵凝年長的作家問鐵凝:“鐵凝,你是姓鐵嗎?’她正兒八經地回答:“是呀。”這是一點狡獪。她不姓鐵,姓屈,屈原的屈。我不知道她為什么不告訴那年紀稍長的作家實話。姓屈,很好嘛!她父親做畫署名“鐵揚”,她們姊妹就跟著一起姓起鐵來。鐵凝有一個值得叫人羨慕的家庭,一個藝術家的家庭。鐵凝是在一個藝術的環(huán)境長大的。鐵揚是個“不凡”的畫家——鐵凝拿了我在石家莊寫的大字對聯給鐵揚看,鐵揚說了兩個字:“不凡。”我很喜歡這個高度概括、無可再簡的評語。這兩個字我可以回贈鐵揚,也同樣可以回贈給他的女兒。鐵凝的母親是教音樂的。鐵揚夫婦是更叫人羨慕的,因他們生了鐵凝這樣的女兒。“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女當如屈鐵凝。上帝對鐵揚一家好像特別鐘愛。且不說別的,鐵凝每天要供應父親一瓶啤酒。一瓶啤酒,能值幾何?但是倒在啤酒杯里的是女兒愛!
上帝在人的樣本里挑了一個最好的,造成了鐵凝。又聰明,又好看。四次作代會之后,作協組織了一場晚會,讓有模有樣的作家登臺亮相。策劃這場晚會的是瘋瘋癲癲的張辛欣和《人民文學》的一個胖胖乎乎的女編輯——對不起,我忘了她叫什么。二位一致認為,一定得讓鐵凝出臺。那位小胖子也是小瘋子的編輯說:“女作家里,我認為最漂亮的是鐵凝!”我準備投她一票,但我沒有表態(tài),因為女作家選美,不干我這大老頭什么事。
鐵凝長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兩眼修長,雙足秀美,行步動作都很矯健輕快。假如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形容鐵凝的體態(tài),只有兩個最曾通的字:挺拔。她面部線條清楚,不是圓乎乎的像一顆大青白杏兒。眉濃而稍直,眼亮而略狹長。不論什么時候都是精精神神,清清爽爽的,好像是剛剛洗了一個澡。我見過鐵凝的一些照片。她的照片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露齒而笑的。不是“巧笑倩兮”那樣自我欣賞也叫人欣賞的“巧笑’,而是坦率真誠,胸無渣滓的開懷一笑。一類是略帶憂郁地沉思。大概這是同時寫在她眉宇間的性格的兩個方面。她有時表現出有點像英格麗·褒曼的氣質,天生的純凈和高雅。有一張放大的照片,梳著蓬松的鬢發(fā)(鐵凝很少梳這種發(fā)型),很像費雯麗。當我告訴鐵凝,鐵城笑了,說:“又說我像費雯麗,你把我越說越美了。”她沒有表示反對。但是鐵凝不是英格麗·褒曼,也不是費雯麗,鐵凝就是鐵凝,人世間只有一個鐵凝。
鐵凝膽子很大。我沒想到她愛玩槍,而且槍打得不錯。她大概也敢騎馬!她還會開汽車。在她掛職到淶水期間,有一次乘車回淶水,從駕駛員手里接過方向盤,呼呼就開起來。后排坐著兩個干部,一個歪著腦袋睡著了,另一個推醒了他,說:“快醒醒!你知道誰在開車嗎?——鐵凝!”睡著了的干部兩眼一睜,睡意全消。把性命交給這么個姑奶奶手上,那可太玄乎了!她什么都敢干。她寫東西也是這樣:什么都敢寫。
鐵凝愛說愛笑。她不是靦腆的,不是矜持靜默的,但也不是家雀一樣唧唧喳喳,吵起來沒個完。有一次我說了一個嘲笑河北人的有點粗俗的笑話:一個保定老鄉(xiāng)到北京,坐電車,車門關得急,把他夾住了。老鄉(xiāng)大叫:.夾住俺腚了!夾住俺腚了!售票員問:“怎么啦?”——“夾住俺腚了!”售票員明白了,說:“北京這不叫腚。“——“叫什么?”——“叫屁股。”——“哦!”——“老大爺你買票吧。您到哪呀?”——“安屁股門!”鐵凝大笑,她給續(xù)了一段:“車開了,車上人多,車門被擠開了,老鄉(xiāng)被擠下去了,——‘哦,自動的!’”鐵凝很有幽默感。這在女作家里是比較少見的。
關于鐵凝的作品,我不想多談,因為我只看過一部分,沒有時間通讀一遍,就印象言,鐵凝的小說也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像《哦,香雪》一樣清新秀潤的。“清新”二字被人用濫了,其實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河北省作家當得起清新二字的,我看只有兩個人,一是孫犁,一是鐵凝。這一類作品抒情性強,筆下含蓄。另一類,則是社會性較強的,筆下比較老辣。像《玫瑰門》里的若干章節(jié),如“生吃大黃貓”,下筆實在可謂帶點殘忍,驚心動魄。王蒙深為鐵凝丟失了清新而惋惜,我見稍有不同。現實生活有時是夢,有時是嚴酷的,粗礪的。對粗礪的生活只能用粗礪的筆觸寫之。即使是女作家.也不能一輩子只是寫“女郎詩”。我以為鐵凝小說有時亦有男子氣,這正是她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邁出的堅實的一步。
我很希望能和鐵凝相處一段時間,仔仔細細讀一遍她的全部作品,好好地寫一寫她,但是恐怕沒有這樣的機遇。而一個人感覺到有人對她跟蹤觀察,便會不自然起來。那么到哪兒算哪兒吧。
- 傷別
- 父親去了。去得太早。去得太苦。他躺在那里,微睜著雙眼。他還在等我。那眼神仿佛在問,老三為什么還沒回來?
- 01-13 關注:0
- 鐵凝印象
- 我對給他人寫印象記一直持謹慎態(tài)度,我以為真正理解一個人是困難的:通過一篇短文便對一個人下結論則更顯得滑稽。
- 01-13 關注:0
- ”淮河大橋“記事
- “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說的是我的老家。是不是有點“家鄉(xiāng)美”的意思
- 01-13 關注:1
- 陽光
- 越過黑暗的脊梁,陽光嘟嚕一下鉆了出來。
- 01-13 關注:1
- 鄉(xiāng)愁的模樣
- 回望故鄉(xiāng),它的存在,依托于幾個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盤石碾、一棵老柳樹和老柳樹身上懸掛的鐘。
- 01-13 關注:1
- 日照
- 古人說條條江河歸大海,大海是那般宏闊的胸懷。在這樣的胸懷里升起一輪紅日,該是什么樣的景象?
- 01-13 關注:1
- 永不凋謝的玫瑰花
- 兩座山像兩座筆架,擺在山間,似在等待文人放置豪筆。這造型是姐妹山,姐屬一國,妹屬一國。
- 01-10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