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淮北師范大學“法韻小喇叭”志愿服務隊作為“七彩假期”志愿服務團隊之一,在濉溪縣青少年宮開展的暑期公益活動圓滿落下帷幕。為期兩周的公益旅程,以紅色為魂、法治為盾、科技為翼、鄉(xiāng)土為根,為120余名兒童點亮了一段“知識+情感”雙重豐盈的盛夏記憶,也見證了一場“雙向奔赴”的青春實踐。
開班啟航:多方攜手共筑希望舞臺
7月18日,開班儀式在淮北市濉溪縣少年宮舉行;幢睅煼洞髮W法學院、團濉溪縣委、法韻小喇叭志愿服務隊和暑期公益課堂學員60余人參加,宣告這場以“守護少年成長”為主題的公益之旅正式啟程。
課程集錦:多元維度點亮成長之路
兩周時光里,志愿者們化身“成長引路人”,以精心設計的課程為鑰匙,為孩子們打開了認知世界的多重大門。通過國學啟蒙、非遺體驗、心理關懷與生態(tài)文明教育等多方面融合的方式,使孩子們能夠更加深刻理解知識與文化內涵。
紅色鑄魂:播下信仰的種子
“這是淮海戰(zhàn)役時支前民工的獨輪車……”,大學生講解員以“童言童語”改編革命故事,帶領孩子們沉浸式體驗“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詳細了解了解放戰(zhàn)爭的全過程,讓孩子們對解放戰(zhàn)爭的了解和認識更為深刻。對于,活動特別設置“紅色劇本殺”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分角色演繹《小英雄雨來》經(jīng)典片段,在闖關解謎中理解“人民的力量”;顒游猜,全員共繪十米長卷《我心中的祖國》,用稚嫩的筆觸描摹天安門、空間站、稻田與高鐵,表達“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法治護航:點亮規(guī)則之燈
法律小課堂搬進了“童話法庭”。孩子們抽簽扮演法官、律師、當事人,審理“熊兄弟搶蘋果”的民事糾紛。志愿者用童言童語解釋“證據(jù)”“調解”“判決”,當“小法官”敲下法槌,規(guī)則意識也在心里落地生根。
同時,“校園安全飛行棋”把《未成年人保護法》條文變成跳格游戲:遇到校園欺凌后退三格、正確使用網(wǎng)絡前進兩格、向老師求助可“直達安全屋”。孩子們擲骰子、走格子,在闖關間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勇敢對校園霸凌說“不”。
鄉(xiāng)土尋根:留住文化鄉(xiāng)愁
非遺工坊里,同學們化身剪紙大師,在視頻教學和志愿者的幫助下,完成了一幅幅極具特色的手工窗花作品,在一件件作品里感受優(yōu)秀非遺文化的魅力。當“人之初,性本善”的鉛字躍然紙上,傳統(tǒng)文化不再是課本里的鉛字,而成為可觸可感的指尖溫度。
圓滿收官:雙向奔赴共寫青春答卷
對志愿者而言,這是“行走的思政課”——把專業(yè)轉化為解決問題的鑰匙;對孩子而言,這是“被看見的夏天”——他們第一次站上“迷你辯論賽”舞臺,第一次把名字刻在3D打印的“理想之塔”上,第一次學習認識和了解到更為豐富多彩的知識和文化。
淮北師范大學“法韻小喇叭”志愿服務隊將帶著蟬鳴與星光,繼續(xù)奔赴下一程山水,讓“七彩假期”的每一束光,照亮更多鄉(xiāng)村少年的成長之路,讓青春與鄉(xiāng)土在公益長跑中永遠雙向奔赴。
作者:吳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