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深對鄉(xiāng)村振興的認識,充分調研特色產(chǎn)業(yè)對于當?shù)亟?jīng)濟的帶動作用,推進非遺活化利用和老手藝跨界創(chuàng)新,使文化遺產(chǎn)連接現(xiàn)代生活。7月19日,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啟為創(chuàng)新團隊來到了安徽省合肥市文化館調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吳氏船模,參訪非遺傳承人吳培老師。吳培老師作為吳氏船模的代表性傳承人,他每一個船模作品都承載著中國的歷史,隊員們通過采訪參觀,了解到了中國的歷史和船模的發(fā)展過程,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了許多珍貴的瞬間。事后通過新媒體宣傳了船模文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青年之擔當。
木船對于過去的勞動人民來說,是出行和勞作的重要工具,在歲月的輾轉輪回里,古老的木船漸漸被淘汰,但船模將代替那些記憶永遠地保存下來,保存著世世代代對生活的印記。吳培則是守護人們美好記憶的一位匠人,作為吳氏船模的第二代傳承人,吳培老師從小就在父親的影響下培養(yǎng)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后來進入大學后又有機會學習雕刻,憑借著自己的興趣制作了許多船模,自那以后他便繼續(xù)著父親的事業(yè),在制作船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愛好到事業(yè),他憑借著過人的天賦和辛勤的努力,給沉沒在歷史文化長河里的一艘艘古船賦予了生命。
如同許多非遺項目一樣,吳氏船模如今也面臨著失傳的危機,雖然現(xiàn)在吳培老師的工作室中會有一些手工愛好的小朋友前來觀光學習,但對于非遺傳承來說,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如何讓船模能融入這個時代,讓更多的年輕人熱愛上它,并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偉大的成就往往來自于默默的奉獻者無數(shù)次的積累,正如小流可以積之為江河一般。站在新時代,我們青年一代更要為中國非遺文化的薪火相傳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了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