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乳山市,一場關于過期藥品回收的調研活動正在悄然展開。由山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過期藥品,不過期關懷”社會實踐隊發(fā)起的調研小組,帶著對環(huán)境保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乳山市燕喜堂藥店,探究過期藥品回收的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

八月乳山,已褪去夏日的燥熱,調研三人組趕著初升的旭日,從旅館乘坐大巴前往今天的目的地——乳山市燕喜堂藥店。上午十點,我們準時抵達燕喜堂藥店,受到了熱情的接待。藥店店長詳細介紹了藥品回收的流程:居民將過期藥品投放至藥店設置的回收箱,藥店進行統(tǒng)計后,由公司集中交由市監(jiān)局統(tǒng)一銷毀。講解員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過期藥品的分類與登記方法,還詳細介紹了銷毀流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環(huán)境保護的深切關懷,并鼓勵我們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積極宣傳藥品回收的重要性。這一藥品回收流程的設計,無疑是對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一次深刻體現(xiàn)。它與過去藥品隨意與生活垃圾混合丟棄的做法形成了鮮明對比,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官方、合理且安全的藥品處理渠道。但在實際執(zhí)行中,卻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
在威海乳山市燕喜堂藥店的調研現(xiàn)場,我們的目光在回收箱前徘徊,卻鮮有居民的身影。店長帶著一絲遺憾告訴我們,過去幾年,藥店曾通過向購藥居民宣傳,鼓勵他們將家中的過期藥品帶回回收,并為此提供購藥優(yōu)惠。這一策略曾一度激發(fā)了居民的熱情,尤其是在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回收活動更是如火如荼。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熱情逐漸降溫,平日里參與回收的人數(shù)寥寥無幾。
店長進一步指出,參與回收活動的大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市民,而年輕一代的身影卻鮮少出現(xiàn)。更令人憂慮的是,鄉(xiāng)下居民幾乎未曾涉足這一活動。盡管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藥店的回收流程設計得無懈可擊,但回收的實際覆蓋范圍卻遠未達到預期。
居民對于藥品回收的認識不足,尤其是在鄉(xiāng)下,宣傳的缺失使得大多數(shù)農村居民對藥品過期的問題漠不關心。而對于另一部分居民來說,回收過期藥品似乎成了一項繁瑣的任務,他們寧愿選擇將其隨手丟棄,也不愿多走一步參與回收。
結合之前閱讀的相關文獻和乳山藥品回收現(xiàn)狀,我們迫切想要在乳山當?shù)剡M行過期藥品回收調研,深入了解在威海市下發(fā)過期藥品回收政策的情況下,乳山的回收現(xiàn)狀。根據(jù)《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78.6%的家庭備有小藥箱,其中30%至40%的藥品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但80%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每年被隨意丟棄的過期藥品總量是十分驚人的?赡苡泻芏喾矫娴脑,但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宣講過期藥品的危害、進行相關訪談等方式鼓勵大家參與藥品回收,讓這些過期藥品得到自己的歸宿。

在乳山市燕喜堂藥店的調研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文獻中的數(shù)據(jù)和理論,雖然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知識,但只有真正深入實地,才能感受到問題的復雜性和挑戰(zhàn)。我們將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過期藥品回收中來,讓藥品回收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共同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
威海乳山藥品回收調研活動,不僅體現(xiàn)了"過期藥品,不過期關懷"社會實踐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引發(fā)了社會對過期藥品回收問題的深刻思考。我們將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xù)的宣傳教育工作,讓過期藥品回收問題逐漸引起更多人的重視,為環(huán)保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期待,通過調研小組的努力,能夠激發(fā)更多人的環(huán)保意識,共同構建一個更加清潔、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讓我們攜手行動,為守護綠水青山,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綠地而不懈努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藥品回收將不再是一個難題,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