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黃埔軍校舊址,展革命先輩風采
為深入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輝煌歷史,弘揚黨在建軍時期的艱苦奮斗精神,廣東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史教育團——逐光前行隊于2022年7月9日上午來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本次參觀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在軍校舊址中的共產(chǎn)黨人和黃埔軍校展室,我看到了眾多從這所輝煌的近代軍校走出的優(yōu)秀高級將領,他們將自己在軍校中學到的本領運用于實踐,積極投身于解放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中,憑借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成為建設人民軍隊的骨干力量。這讓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僅僅在學校里學習本專業(yè)的科學文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就像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我,不懂得如何將理論運用于實踐,遇到事總是會感到無措,不能很好地處理。但我很清楚,在學校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可在實踐中卻需要自己去摸索,在不斷地經(jīng)歷中總結經(jīng)驗,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走的更長遠穩(wěn)定。生活中很多職業(yè)也需要實踐,做醫(yī)生要實踐,要親自接觸和診治具體的病人才能更好地運用理論;做老師也要實踐,進入真正的課堂,接觸真實的學生,比自己模擬教學要好得多。實踐出真知,多學習,多實踐,在實踐中感悟人生,在實踐中不斷成長。
讓我感觸最為深刻的還是軍校的學生宿舍。看著那一張張硬板床,上面僅有一條單薄布料作為床單,而冬天只有一條薄薄的毛毯。據(jù)展區(qū)介紹所說,只有一部分學生能住在這樣的宿舍里,其余都住在臨時用蘆席搭成的棚子里,比現(xiàn)在展示出來的學生校舍更為簡陋。這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在經(jīng)過忙碌的學習和艱苦的訓練后適應如此艱難的住宿環(huán)境?我想,這便是那個時代革命先輩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和英勇風采吧。他們有著超乎常人的堅定意志,有著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有著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信念,我很驕傲也很感恩,正因為有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才有我們如今國家的富強、社會的和諧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我也很慚愧,以前對他們的事跡一知半解,沒有真正理解過他們的艱辛,只看到眼前的盛世,卻忽略了背后的滄桑。來到這里,我才真正明白,革命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成功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先輩們鮮為人知的艱苦與不懈奮斗。和平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加倍珍惜,即使如今生活得幸福安康,也不能好逸惡勞,要明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有一定道理的,安逸久了會使人喪失斗志,不想奮斗,所以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謹記先輩的貢獻,居安思危,不負韶華。這也是大學生“三下鄉(xiāng)”黨史教育活動的意義所在,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深化自身認識的同時促進黨史學習教育的普及,推動社會發(fā)展。
經(jīng)過此次黃埔軍校舊址之旅,我有了很大的收獲和感悟,革命先輩們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志愿入黨的決心,繼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不懈奮斗。接下來,我會結合自身感悟和所學知識,與團隊一起走進群眾,通過采訪調研、黨史宣講等形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讓黨史知識得到普及,讓黨史精神融入生活,激勵人們奮發(fā)向上,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 訪黃埔軍校舊址,展革命先輩風采
- 廣東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黨史教育團——逐光前行隊于2022年7月9日來到廣州市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有所感悟。
- 08-16 關注:0
- 撥云見日,振作奮起我的紅色記憶。
- 為賡續(xù)紅色文化,堅守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7月23日,“踏山河”實踐隊員朱銥瑤參觀桐鄉(xiāng)革命烈士紀念館進入紀念館緬懷先烈,在實踐
- 08-15 關注:0
- 觀四行倉庫傳承紅色精神
- 2022年8月5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美術學院紅色之路我來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為深入了解歷史、感悟紅色精神來到上海四行倉庫抗日戰(zhàn)
- 08-15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