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學子三下鄉(xiāng) | 我與延安的故事
如果非要在中國地圖中選一處令我終身都難忘的地方,來延安吧,來這風情萬種的延安!來這里去感受一段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來這里去聽一曲曲投身革命的戰(zhàn)歌;來這里去仰望一面面不朽的旗幟;來這里去相識一個個樸素又善良的人民 ,來這里去游歷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地方。
我與延安的故事要從2022年7月21日說起,這是我第一次來延安,面對人生地不熟的環(huán)境,面對聽不懂的方言,初來乍到,我的內心一陣煩躁。和我一起來的還有西外青年志愿者總隊的其他成員,我們大汗淋漓地來到人群擁擠的火車站,吃完不合心意的餐食,那時,我的內心對延安下了一個不成熟的定義——一個糟糕的地方。
這個不成熟的定義也很快被事實打破。延安坐落于陜西以北,地處黃河中下游,在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qū),這里因為光照強,溫度高,人們大多都擁有健康的小麥膚色,面向看起來十分淳樸、善良。在去往基地的路途中,我先是被延安百姓們熱情好客、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所吸引。
首先,是一位臨近中年的出租車司機,他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延安各個著名的紅色景點,推薦延安各種特色美食,陪我們用延安話嘮嗑,講述他年輕時的過往,讓我們之前煩躁的情緒一掃而空;再者,是一位賣延安文創(chuàng)、小吃的老奶奶,在炎熱的驕陽下,她賣力地吆喝著,汗水已經浸濕了她的衣衫,她依然熱情地讓我們免費品嘗延安小吃,給我們介紹商品的成分,路途中我們看到了千萬個同樣為了生活而努力活著的延安人民,她們用行動向世界展示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延安名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面色枯黃營養(yǎng)不良,同時腿部有殘疾的老爺爺,當我有和他聊天時,他向我描述延安近幾年來的變化,告訴我們對國家和政府的感謝,他說:“因為殘疾沒多少企業(yè)要我,我平常時不時打打零工,幸好有國家低保戶和對殘疾人的補助(脫貧攻堅),使我的日子能夠有基本的保障。”當他看向我們,問了我們的來由,激動地拍拍我的肩膀說:“你們正是年輕的時候,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了,就不這么辛苦了”,我望向他看著他那張被歲月磨礪過的臉龐,他的眼睛深深地凹陷在眼窩里,眼里聚滿了淚水,我仿佛能從他的面龐中看到他青年時意氣風發(fā)、積極樂觀的模樣,他如大樹般將根深深扎在土地,無論經歷狂風暴雨,始終穩(wěn)穩(wěn)地豎在那里,面對命運堅定意志,永不動搖!
深入了解延安后,最吸引我的還是延安這座城市——革命的搖籃。習近平主席曾說:“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清清延河水,映照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巍巍寶塔山,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輝煌歷史。延安精神始終貫穿著延安大大小小各個方面,從城市的路牌,到城市的建筑,再到城市的人民,無不彰顯著延安這座城市強大的生命活力。走過延安的大街小巷,路過滔滔的延安水,回顧著幾十年前無數先輩為了中國而英勇革命、浴血奮戰(zhàn)的畫面,內心始終有一個聲音提醒著我,今日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激勵著我們,努力學習,時刻為成為擔當復習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努力奮斗!
延安這座平凡而又偉大的城市,讓我的思想和價值觀得到深刻的洗滌和升華,延安精神也時刻滋養(yǎng)著我們的初心、淬煉我們的靈魂,讓我們一起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