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7月12日電(通訊員:胡凱晴 蔡靜茹 徐慧賢 莫曉晴)
蒲草筑夢實踐團成員于
2025年6月28日至7月11日在
麻章區(qū)太平鎮(zhèn)進行“
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有效促進當地“
蒲草”產品及其文化的深入發(fā)展與廣泛推廣,助力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
蒲草筑夢實踐團共十八名成員,其中分為
設計組、
攝影組和
宣傳組。
2025年6月28日,
蒲草筑夢實踐團的全體成員到達
麻章區(qū)太平鎮(zhèn)。在休整過后,當天下午15點于
太平鎮(zhèn)人民政府會議室召開會議,在會議上,
石云老師對每位團隊成員的
職責進行分工,還細致地安排了后續(xù)的
工作日程。

圖為會議過程 杜俊烯 攝
2025年6月29日,成員們一同前往麻章區(qū)太平鎮(zhèn)
粵恒工藝廠走訪調研,深化傳統(tǒng)工藝與現代產業(yè)的融合實踐,旨在探索蒲織文化傳承新路徑,拓寬非遺技藝傳播渠道,讓蒲織文化在時代浪潮中煥發(fā)新生機。
2025年6月30日,成員們一同前往
太平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文體中心進行
實踐調研,了解
民生蒲草,感受其
文化魅力。
提取其中的精美紋樣,運用現代設計理念與專業(yè)所學的知識,將傳統(tǒng)蒲草紋樣與時尚元素相結合,賦予蒲草產品新的生命力。

圖為提取紋樣過程 陳琴芳 攝
2025年7月1日,
石云老師與
蒲草筑夢實踐團的全體成員一同前往
太平鎮(zhèn)甘園村的村委會進行實地調研,深入
探究蒲草背后的歷史故事。
2025年7月2日,成員們深入挖掘湛江本土
雷劇的獨特魅力,
感受源自雷州半島的藝術情懷。

圖為雷劇表演過程 葉恒宇 攝
2025年7月5日,成員們于
甘園村進行關于“
蒲草筑夢”主題的
直播,通過線上平臺向公眾展示蒲草編織品的魅力。

圖為直播過程 陳琴芳 攝
2025年7月7日,
石云老師帶領
蒲草筑夢實踐團的攝影組與宣傳組在
甘園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
蒲草編織課程的錄制工作。通過鏡頭,蒲草筑夢實踐團正讓手藝人的匠心走出鄉(xiāng)野——那些藏在指尖的
力度、心中的
規(guī)律、世代的
經驗,都在影像里成為可觸摸的文化記憶,讓蒲草編織技藝在傳承中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圖為錄課過程 杜俊烯 攝
2025年7月9日,
蒲草筑夢實踐團的全體成員一同前往麻章區(qū)太平鎮(zhèn)
東黃村蒲草種植基地走訪調研。穿梭在蔥郁蒲草叢,親手觸摸植株,了解
種植條件,探尋蒲草
生態(tài)價值一旁成員舉著設備,細致
記錄蒲草
生長環(huán)境,從土壤質地到周邊
生態(tài),用鏡頭留存自然與手藝交融的畫面,讓蒲草在田野間自由生長。

圖為成員觀察拍攝蒲草 杜俊烯 攝
其余時間段,
蒲草筑夢實踐團的成員將重心都放到了
產品、
海報、
服裝、
H5等設計上,在設計方面,他們不僅專注于傳統(tǒng)蒲草編織品的設計,更將蒲草編織技藝
拓展應用于更多產品領域。
為期
十四天的“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已圓滿落幕。在
蒲草筑夢實踐團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活動全程進展順利,結出了累累碩果。我們堅信,這份蘊含著鄉(xiāng)土智慧的
技藝,必將得到更多關注與珍視,在傳承中守正、在創(chuàng)新中煥彩,讓古老的蒲草在新時代綻放出持久的生命力。

圖為總結會議合照 葉恒宇 攝
此次
“三下鄉(xiāng)”不僅是一次實踐之旅,更是一場青春的修行。蒲草雖微,聚之成茵;夢想雖小,行之將至。團隊成員將帶著這份沉淀與感悟,在未來的征途上繼續(xù)書寫屬于青春的奮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