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理學子返家鄉(xiāng)實踐:憶紅色崢嶸歲月 揚會寧長征精神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自我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對于我們在校大學生來說,能在假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是給了我們一個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機會。在實踐過程中自己更進一步的了解了社會,并且在實踐中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自己的才干,找出自己的不足,能夠不斷地去完善自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為響應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號召,親自探尋以及深度了解長征精神及其內(nèi)涵,并且將長征精神的影晌傳遞給更多人。我們于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紅軍會師舊址開展學習傳承長征精神"實踐活動。
會寧,紅色文化濃厚,歷史文化久遠。曾幾何時,紅軍“嗒嗒”的馬蹄聲在這里響起;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深深的腳印;曾幾何時,這流傳紅軍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幾何時,這里留下了紅軍長征的精神!紅軍長征中紅一、二、四方面三大 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為會寧人民留下了“樂于吃苦,用于戰(zhàn)斗,重于求是,顧全大局”的長征精神和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的會師精神。1月10日,我們來到了專為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而修建的會寧紅軍會師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重溫革命歷史,賡續(xù)紅色血脈。通過參觀長征會師塔和長征會師紀念館,隊員們對那段艱苦奮斗的歲月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紅軍戰(zhàn)士翻雪山過沼澤,樂于吃苦叉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深打動了隊員們,并打下不畏艱難認真工作的基礎。
當我們來到會寧紅軍長征勝利館時,儼然能感受到當時人們長征勝利的喜悅與不易。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是會寧紅軍會師舊址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座集文物陳列和現(xiàn)代化多媒體展示為一體的紀念性展館。紀念館以“紅軍長征勝利"為主題,真實再現(xiàn)紅軍三大主力靜寧會寧會師的英雄史詩。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紀念館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防教育基地,是“全國首座、也是全國最大的”的紀念館;也是“全國縣級館藏文物最多的”展覽館。
當我們走在這片蘊含紅色的土地上,我們更多的感受是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我們的祖國如今能夠繁榮昌盛都與長征勝利息息相關。走著走著,我們就到了紅軍長征勝利景園。紅軍長征勝利景園位于甘肅會寧縣,為了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紅軍長征精神,甘肅省修建了“紅軍長征勝利景園”。景園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貌,自然風景,采用摹擬與微縮相結合的手法形象、逼真、生動地再現(xiàn)了紅軍二萬五千里征程的千難萬險,雄奇壯觀,以景觀反映史實。
到這里,我們這次的實踐活動就圓滿結束了。盡管意猶未盡,但是這次實踐活動也令我收益頗多,讓我明白了何為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xiàn)實的。其可貴在于,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換為對現(xiàn)實的啟示。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于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nèi)涵。長征精神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立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史冊中,成為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發(fā)奮圖強,堅忍不拔,積極向上,戰(zhàn)勝任何困難的精神力量。我們當代青年也應領悟其中的紅色內(nèi)涵,去為我們的祖國發(fā)光發(fā)熱,宣揚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并讓人們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承歷史。(通訊員:杜江濤)
- 濰坊美食文化挖掘機
- 為弘揚濰坊傳統(tǒng)美食文化、傳承濰坊美食傳統(tǒng)制作工藝。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希望通過對濰坊名小吃的起源、發(fā)展、以及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的了解推動成
- 02-14 關注:3
- 實踐心得
- 時間后的體會與收獲
- 02-14 關注:9